然而,她们是睡着了,其他人却因为她的事,而彻夜不眠。
窗外的月光洒在窗台上,映出斑驳的树影,仿佛也在为这无眠的夜晚增添一份惆怅和不确定。
1977年十月,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如春风般吹遍了神州大地——恢复高考。
知青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个个喜出望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兴奋之余,他们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一书难求。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书籍成了最为珍贵的资源。
李依依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从初中到高中的书籍全部找了出来,那些书籍承载着她的青春岁月,每一页都写满了她的笔记与回忆。
不仅如此,她还亲自下场,为知青们补课,出练习题。
每天,她都早早地来到临时搭建的课堂,等待着知青们的到来。
胜利公社一百多个知青,如同渴望知识的海绵,每天都把她的课堂挤得满满当当。
他们或是认真地做着笔记,或是积极地提问发言,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充实又平静,李依依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忙碌中,迎来了高考前夕。
她有条不紊地把工作交接了出去,这些年,何倩经过近十年的历练,早已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的人,足以接下这个担子。
于是,何倩顺理成章地成了副主任,而新来的一个科员私下给了李依依2000块钱,便正式上岗了。
李依依突然就无事一身轻起来,每天,她或是逗逗孩子,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心中满是温暖;
或是睡个懒觉,享受着难得的闲适时光;或是漫步在田间地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她在等,等改革的政策到来,就像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曙光。
这只是忙碌前的宁静罢了,高考后一个月,知青们陆陆续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那一封封通知书,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与希望,如同展翅高飞的白鸽,将他们带向崭新的人生。
李依依记录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后,便开始送走一批又一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