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妈还在隔壁奎哥的指挥下查漏补缺,然后付爸去把提前定好的烟酒拿回来分发给帮忙的亲朋好友。
十一点,吃席的亲戚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来了。
付妈和付玉去招待,来得早的都是远一点的,比如付大姑他们家,因为知道摆酒席会来,所以前几天也没有拜年,这会付颖还收到了长辈的红包。
付颖知道付大姑家也挺困难的,不太想收,还是付妈发话让她和付哲收下,付颖才接过。
吃了点瓜子、花生,就开始上桌吃席了。
付小叔一家也在第二轮席开始前到了,车就停路边。
付颖和吴妗坐一桌吃饭,两人相互交流了下大学生活,吴妗说想找时间去羊城旅游,付颖当然说欢迎。
先不说两家关系近,光看付小叔家一直帮忙,付颖就应该招待。说白了,付小叔帮忙还是得付小婶愿意,所以对于付小婶的女儿,肯定也要礼貌点。
吃完饭付颖陪她逛了下新家,听到付妈喊她,说老师过来了,她放心让吴妗在自己房间休息,赶紧去招待老师。
来了三四个老师,付颖和付哲的都有,付爸付妈一起带他们去了房间坐。
一般老师不太愿意随便到学生家里吃席的,去不完,也不方便,能来付颖就觉得很惊喜了。
吃完老师们也没留太久就走了。
除了老师和吴妗,付颖就没有要招待的了。
付颖的同学她只通知了几个关系好的,她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没那么小注重走人情,听到好友家里有好事,方便的也会去凑凑热闹的。
但陈璐还在市里,其他同学家不是很近,也走不开,所以付颖的高中同学并没过来吃席的。
付哲的同学倒是来了几个凑热闹的,付哲也跟着一起上桌吃饭,吃完就带着同学在房间玩电脑游戏,村子里好几个男生跟着围观。
吃完午饭还掉大部分工具,晚上就着中午的菜再请帮忙的人一起吃饭,酒席就结束了。
然后留给付家的是吃好多天都吃不完的菜,没有动过的硬菜,会给亲戚一些,但更多的是主家留着慢慢吃。
比如付颖深恶痛绝的五花肉,本地叫墩子肉,看着是肥瘦相间,但是带猪皮的,没有熬烂,天天吃也会腻啊。这个肉按习俗还是做的甜口,更让人没有吃的欲望了。
付颖觉得,不出意外的话,得吃几个月,付爸付妈会带一些到粤省吃,剩一点付玉几人在家吃,也会吃得很慢。
第二天听付爸付妈讨论给出去的份子钱没有全部收回来,有些没来,或者回的比付家给过去的时候少。
这种是很正常的,人情这种东西,要不就是你给我多少,我回你多少,普遍是回得更多,很少回得更少的。回得少,别人认为你不重视这段关系,关系也就会淡了。
但是整体来说,付家收到了三万多的人情,扣除掉支出,也有两万左右。
因为有部分亲戚看在付颖升学宴的份上给得多一点,所以付爸说给付颖一点,付妈不太愿意,还人情是两个老人还的,好处却是付颖拿的。
付颖没说话,默默听着讨论,付妈说得也没错,没有付家大人在,付颖不一定收得到这些钱,再来她怎么还也是一大问题。
不过最后付妈还是给了付颖两千,虽然付妈更想给付颖保管着,但是付妈也知道关于这个,她是没有什么可信度的,付颖她们都选择相信付玉和付爸。
所以付妈把钱给了付玉,然后付玉跟付颖商量了下,付玉帮付颖存一千,付颖自己留一千,付玉存的一千转手又借给付妈还修房子的钱了,然后付玉记好账,以后付妈还了再存银行。
付妈给了,付颖也收下,有肯定好过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