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朱家的灾难(中)

第144章 朱家的灾难(中)

朱世英看到费征雁现出身来,气焰彻底消了。他蹲在地上,用手抱住头,低声说道:“费大人,你不应该不知道,我爹最近在朝堂上与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北域边界的马市。”

“老夫倒是想到这点了。”费征雁点头,“兵部新上任的尚书王居然,曾经是你爹的同窗好友,他与朱家关系匪浅,大力支持在边关发展马市。”

自从李业那厮卸任之后,严以琛就没怎么见到过兵部的人了。这几日与费征雁聊天,倒是对王居然、朱英杰一派“以商止战“的方略有所耳闻。

说实在的,这条方略其实还不错,马市是中州与突厥以及其余北方民族交换商品的唯一渠道,中州商人用食物、布匹等物从北域人手中换取牛羊战马,两方各取所需,北域的部族在物质上得到些许满足,也不会那么频繁地骚扰边关。

但兵部侍郎劳应德显然并不站在他上司这一边,他算是二皇子的党羽,认为不应该消极应付与北域的关系,而应趁着近几年兵强马壮,向北拓展中州领土,最好能一举拿下突厥人的大营,将广阔漠北收入当今皇帝的天下版图中。

正巧这几个月陆骁不在边关,有些不老实的家伙动了点歪心思,几十人成一小队,在边关偷抢东西,造成些损失。劳应德上书皇帝,要求立刻关闭马市,以惩戒北域人的行径。另外,遇到滋事的北域人,北都指挥使应将匪徒枭首示众,并派兵向北加以打击。

这条建议立刻遭到朱英杰以及王居然的反对,两拨人各执己见,在朝堂上对峙了一段日子。皇帝听了他们的理由,并没给出具体的指示,让他们“商量着办”,更助长了两方对峙的气焰。

费征雁弯下腰问朱世英:“商人从马市上收来的马,有一部分品相好的,被王居然和你爹划拉走了吧?我听说王居然最近弄了个养马苑,贩卖千里好马,你们家没跟着捞点银子?”

“我…我爹和王尚书这是正经买卖,那些马也是他们花高价收的,调养一番再出手,怎么算捞呢?”朱世英辩解道。

严以琛抱胸摇头,“完喽完喽,你这事一出,你家所有烂账都得被扒出来,这要是被劳应德捅到朝廷上,你爹和王居然还有赢面吗?”

朱世英狠狠捶了一下地面,手疼的不行,嘶嘶吸气,“哎呦…就因为这,他们肯定就是因为这才陷害于我!”

“劳应德不是这样的人。”费征雁摇头道。

“费大人,可别了,他劳应德装什么正人君子。哼,我爹和王尚书,好声好气地设家宴招待他,他可好,不领情面就算了,还在皇上面前斥责我们两家用度奢靡!”

严以琛想到朱家那金灿灿的装修风格,翻了个白眼,“难道不是吗?”

朱世英蹭到费征雁面前,“费大人,我知道,您看不惯我和我爹的作风,但这事的确就不是我干的,您怎么着都不能治我的罪啊!”

“唉,工部侍郎,有时候,清白也不能当免罪券用啊。”费征雁如是说道,“此后的局面,不是我大理寺能够控制得住的,我会把我查到的都说出来,剩下的,就看三司会审的结果吧。”说完,他起身往外走。

朱世英扒着铁栏杆,追他到墙边,“费大人!费大人!不能三司会审,刑部肯定不会偏向我们爷俩啊,费大人!”

费征雁的脚步稍微顿了一下,朱世英感觉人生都灰暗了,弯着背,低声又说:“帮小辈一个忙吧费大人,烦请您差人支会我爹一声,说儿子我无性命之虞,让他老人家…别太心忧。”

跟着费征雁走出大牢,严以琛问:“大人,要差人去朱家吗?”

“不用。还要我们亲自去吗?朱英杰那个家伙,明天一早就得来大理寺找我了。”费征雁哼了一声,“现在啊,朱家说不准正在被刑部查呢,咱们去不合适。小严,你将朱世英的供词如实整理出来吧。”

“是,大人。”此时已经是深夜,严以琛斟酌语句,将凶案现场的情形以及嫌犯朱世英的口供一五一十地写了下来。他尽量不写任何推断性质的语句,希望这份文书全在阐述客观事实。费大人是一定会去参加三司会审的,如有地方让有心之人抓住把柄,还得费一番口舌。

写完这份东西,他去费征雁书房转了一圈,发现灯还没熄,就敲门进去。

陆骁竟然坐在那与费征雁喝茶,这么晚见到严以琛,也有点意外。

“大人,您过目。”严以琛把文书给了费征雁,坐在陆骁旁边,“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陆骁已经知道了朱家这档子事,说道:“我要回边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