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在上海工业区周边海面上,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海船,满载着荷枪实弹的士兵和武器,浩浩荡荡的朝着上海外滩聚集。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十万倭寇如同恶狼一般兵分两路,对上海工业区展开了军事行动。
倭寇一路从杭州湾的金山卫登陆,另一路则从长江的吴淞口上岸,目标明确的向上海工业区扑来。
袁崇焕指挥五万皇家陆军紧急应战,可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过于悬殊。
各支刚刚抵达战斗位置的军队,还没来得及观察战场形势,没有搞清楚敌人到底是谁,就在倭寇的炮火和如潮水般的攻势下,稀里糊涂的迅即溃退。
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惊恐与迷茫,脚步慌乱的向后奔逃,竟然毫无招架之力,战场上一片混乱。
倭寇军队在成功登陆后,配合默契,很快就形成了凶狠的钳形攻势,完成了对皇家陆军的战略包围。
这场发生在大明帝国的淞沪会战,就在一片混乱与恐慌的氛围中打响,袁崇焕虽然指挥经验丰富,可一时之间也陷入了手足无措的窘境。
战斗进入到第五天时,上海局势愈发紧张,倭寇放飞数个巨大的热气球,悬挂着“百万皇军登陆成功”的大标语,显得格外刺眼。
热气球飘荡在上海工业区上空,就像一个个巨大的阴影,给城区内的三十多万百姓和守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惊慌。
百姓们望着天空,却都不知道敌人来自于何方,眼中满是恐惧与绝望,街头巷尾弥漫着慌乱的气息,
皇家陆军这几个月来,一直在撤退与奔波中度过,军心士气低落,将士们也对这场战争失去了信心。
何可纲、袁崇焕、阎应元三人,在面对十万倭寇的来袭,以及军事上的接连失败,也终于明白了朱媺娖所担心的究竟是什么。
他们不再疑惑、不再忧虑、不再彷徨,而是果断做出决定,全面落实执行朱媺娖的焦土战略。
黑夜中,爆炸声骤然响起,几十处巨大火堆熊熊燃烧,火光冲天,将上海工业区照的如同白昼。
因为袁崇焕三人事先并无准备,如今在面对危机时又行动仓促,所以这些爆炸声和大火,给本就陷入恐慌的几十万军民,带来了一场极其致命的骚动。
百姓们拉家带口四处奔逃,哭喊声和求救声交织在一起;明军也被冲乱了阵脚,再也无法控制住混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