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战斗民族

更何况第一军团还派出多支小股部队,深入到黄泛区内进行袭扰作战,让敌人更是疲于应付,焦头烂额。

黄河的突然决口,就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成为了扭转整个战局的关键转折点。

黄河水奔腾汹涌,浊浪排空,以不可阻挡之势冲破堤岸,摧毁道路、淹没田地,形成了一个几千平方公里的黄泛区。

给当地百姓带来巨大浩劫的同时,也挫败了倭寇寻找人民军决战,北上去与清军会合,从而进一步扩大华夏内乱的图谋。

炸毁黄河堤岸的计划,只有马超与赵四海两人知晓,参与其中的那些黑衣禁军士兵,也都是从小就被马超收容的孤儿。

在谋划这件事情的时候,马超深知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不但会招来天下所有人的指责怒骂,还会被载入史册中,成为不可饶恕的万恶之首。

为此,马超特意写了一份保密协议,注明此事由他这位皇帝谋划,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求与所有的参与者,十年内不得向外界透露。

他要将这个责任独自承担下来,保护赵四海和所有参与者,不会在以后的某个时间,被别有用心的人,借此事向他们发起责难。

为了抗倭胜利,为了民族大义,为了维系属下的忠诚,为了保卫自己建立的大同理想国度,马超愿意独自承担这一罪责。

正如道德经中所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与此同时,山东境内的清军也陷入了恐慌与混乱之中。

他们本就对人民军的强大攻势有所忌惮,期盼着倭寇军队能北上支援,可黄河决口这一突发状况,却使他们与倭寇之间失去了联系。

在人民军第一军团与邢天军的联合打击下,开始有成建制的清军被歼灭,双方原本的对峙状态,正朝着决战状态快速转变。

豪格迫于无奈,只得下令集结部队,试图以军团状态,暂时抵御住人民军的进攻,等待北直隶的清军,又或者是南直隶的倭寇赶来增援。

被倭寇和清军掌控的大运河,此刻也陷入了瘫痪状态,再次失去了南北运输的作用,这其中的原因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