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来,你现在就带着朕的国书出城,一定要当面交给马超,等他做出决断后再返回。”
“奴才领旨,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
那名叫宝来的小太监,年龄大约十四五岁,生得一副白白净净的富态模样。
他从小就陪福临一同长大,也是福临最为信任的玩伴。
就在他跪地领旨,起身准备离去的时候,福临却又叫住了他,神色关切的说道:
“宝来,你出城的时候,记住要举着那杆红十字旗。
你是大清国的信使,是代表朕去与中华帝国皇帝谈判的,见到马超时不要心生恐惧,只需向他抱拳行礼就好,万不可丢了大清国的脸面。”
“奴才领旨,定不会丢了大清国的脸面,让皇家的威严受损。”宝来回答道。
可就在宝来即将走出乾清宫时,多尔衮却突然开口说道:
“皇上,请等一等。
按照朝廷法度,在皇上还未成年理政之前,所有朝中事务暂由摄政王大臣主持。
您写下的这道圣旨,需经过臣与和硕郑亲王审定后,才能加盖玉玺颁布实施”
“皇上,您还未亲政,这些事情还是让臣与和硕睿亲王来处理吧?”
济尔哈朗向前一步,脸上虽然带着几分恭敬,但语气中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在这朝堂之上,他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大臣,早已习惯了把控诸多事务,对福临小皇帝突然强势插手谈判事宜,心里难免有些担忧与不满。
福临闻言,却只是淡然一笑,那笑容里透着几分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与自信。
他转动着手中的玉扳指,不紧不慢的问道:
“两位摄政王叔,你们是不是怕朕激怒马超,将来会遭受到马超的报复?”
多尔衮微微一怔,他没想到小皇帝会如此直接的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