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叔嫂文学中的弟媳1

然而,没多久,段翊元主动找到了林素宛,告诉她这门婚事是他父亲的意思,他并不同意,希望林素宛另觅良人。

林素宛失落不已,同燕王妃说了这事。

燕王妃却说,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段翊元的父亲是燕王手下的人,不可能不同意,只要她愿意,这门亲事就能成。

燕王妃让林素宛什么都不用管,安心等着嫁人就好。

果然,这门婚事在燕王夫妇俩和段敬德的安排下,很快定了下来。

只不过,到了成婚那日,段翊元出京办事还未赶回来,没能亲自去迎亲,但林素宛还是上了花轿去了段府。

拜堂之前,段翊元终于回了府。

可他却没有马上去和林素宛拜堂,而是和段敬德在书房吵了起来。

之后,段敬德便以段翊元突发重病为由,抱来一只公鸡代替他拜堂,依旧让林素宛进了门。

小主,

洞房当晚,段翊元没有出现在洞房内。

林素宛等了一晚上,第二天让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昨天晚上段翊元没有病倒,而是连夜离开了府中。

她还得知,段翊元和段敬德父子二人向来不合。

当年段敬德只是一个普通的穷书生,在段翊元母亲的帮助下才进京赶考考上进士,

当段敬德仕途稳定之后,就违背了不纳妾的诺言,纳了一门妾室进门,还生下了一个庶子。

后来段夫人和那位姨娘都不在人世了,段敬德和段翊元又在政见上有了分歧。

段敬德支持燕王,段翊元却支持齐王。

父子二人都是倔脾气,谁也不服谁,偏偏段敬德仗着自己是父亲,专制蛮横,特意给段翊元安排了这门婚事,想要将他拉到自己同一阵营。

段翊元不同意这门婚事,段敬德却一意孤行。

段敬德找了个理由把段翊元支开,让他去外地办事,他则在京城筹办婚事,想逼着段翊元就范。

他觉得,到时候段翊元回来,新娘子都已经到了,客人们都看着,他必然会老老实实拜堂。

当段翊元从外地回京后,才知道府中正在给他办婚事,他就是新郎官。

段翊元勃然大怒,不仅没有顺着段敬德的意思和林素宛拜堂,反而和段敬德在书房大吵一架,离开了府中。

段敬德无奈,只好对外宣称段翊元突然病倒,让林素宛和公鸡拜了堂。

林素宛得知真相后伤心不已。

段敬德知道自己对不起这个儿媳妇,安慰她如今她和段翊元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段翊元也迟早会回来的。

只可惜,段敬德这一次失算了。

段翊元深知他和他父亲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也再也受不了他父亲的控制,因此他很快进宫找到皇帝,说服皇帝辞了官。

之后,他托人送回去两封书信,一封是给林素宛的和离书,一封是给段敬德的断绝父子关系信。

当林素宛和段敬德收到信件时,段翊元早已离开京城,杳无音讯。

段敬德被段翊元单方面断绝父子关系后,气个半死,他不敢得罪燕王和燕王妃,口口声声说段翊元迟早会回来,依旧劝说林素宛留下。

但燕王妃得知消息后,却觉得段家这是在打武安侯府和燕王府的脸。

燕王也因为此事责怪段敬德,几乎将段敬德逐出了燕王一党。

段敬德大受打击,病倒在床。

与此同时,燕王妃还让林素宛拿着和离书回娘家,打算另外给她找一门亲事。

林素宛却怎么都不愿意离开段府,她觉得此事传出去太过丢脸,坚持要等段翊元回家,而且段敬德病倒了,她认为自己身为儿媳不能不管公公。

燕王妃气得斥责林素宛愚蠢,林素宛却说,她知道燕王妃把她嫁给段翊元,是想让她把段翊元拉到他们的阵营,不过是利用她。

若给她换一门亲事,不过也是用她去拉拢另一个人,她还不如待在段府。

燕王妃的如意算盘被戳穿,气急败坏之下决定不再管林素宛。

从此以后,林素宛便以大儿媳妇的身份留在了段府当家,照顾起了一家老小,等着段翊元回府。

岂料,还没等到段翊元回府,朝堂就发生了变动。

一年后,燕王造反失败,皇帝驾崩,最后齐王登上了皇位。

事实证明,当初段翊元的选择是对的。

很快,段家因为和燕王府的关系,以及林素宛这门亲事,受到了牵连。

幸运的是,因为这桩婚事不顺,段敬德被逐出了燕王一党,没有参与最后的造反,逃过了一劫。

而林素宛也因为罪不及出嫁女,同样逃过一劫。

新帝看在段翊元的面子上,没有惩处段敬德,只是让他主动用病重为由辞官,给了他一个体面。

段敬德没想到,自己的坚持最后失败了,反而是他儿子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重重打击之下,他没了心气,病入膏肓。

临死之前,段敬德想再见长子最后一面,段翊元却始终没有回家。

段敬德一死,段家除了奴仆,段家的主子便只剩下了林素宛和段敬德那个庶子。

段敬德的庶子段翊淮,就是本文的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