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张森徒手制服持枪罪犯的英勇事迹,是警署里熠熠生辉的传奇,是同事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更是激励大家勇往直前的精神灯塔。宣传栏上,张森那英姿飒爽的照片旁,详细记录着他的英勇瞬间,引得过往警员纷纷驻足赞叹。
可如今,警署领导像是被堵住了嘴巴,对张森的英雄壮举只字不提,仿佛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是一场虚幻的梦。曾经被反复提及的表彰大会,也没了下文,一切都被刻意地冷落、遗忘。那张承载着荣耀的照片,不知何时被悄然撤下,只留下一块空荡荡的展板,像是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对于前任队长老杨,警署领导同样冷漠得可怕,没有一句安抚的话语,没有一丝愧疚的神情,仿佛老杨多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兢兢业业,都变得一文不值,他的离开,就像一片微不足道的落叶,轻飘飘地消逝,未在领导们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反倒是姚警辅这边,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心思。姚警辅在工作能力上实在是乏善可陈,处理日常事务时,常常像只无头苍蝇般手忙脚乱。
在一次处理社区纠纷的任务中,现场一片混乱,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面红耳赤地争吵着,互相指责,唾沫横飞。姚警辅匆匆赶到,站在中间,顿时手足无措。他的额头上迅速冒出细密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眼神中满是慌乱,不停地左顾右盼,试图寻找解决办法。他抬手擦了擦汗,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家都别吵了,听我说!”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争吵声淹没。
他一会儿指着一方说:“你先别激动,讲讲到底怎么回事。”一会儿又转向另一方:“你也别急,慢慢说。”但他的调解毫无章法,不仅没能让双方冷静下来,反而使矛盾愈发激烈。最后,还是经验丰富的老警员赶来,三言两语便控制住了局面,姚警辅尴尬地站在一旁,满脸通红,不停地搓着手。
还有一次,在整理近期案件资料时,姚警辅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眉头紧皱,手忙脚乱地翻看着卷宗。他一会儿把这份文件放在那边,一会儿又把那份文件拿过来,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份放哪儿了?怎么找不到了?”结果,他不仅没能整理好资料,反而把重要案件的卷宗顺序弄得一团糟,导致后续查找关键信息时困难重重,同事们围在一旁,看着混乱的桌面,纷纷摇头叹息。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工作能力欠佳的姚警辅,对警辅队员张森却是极其献媚地讨好。比如,每天清晨,阳光刚刚洒进大地警署,门卫大爷正慢悠悠地打开大门,活动着筋骨,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工作。这时,姚警辅的身影便匆匆出现,他脚步急切,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哒哒”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一跨进警署大门,姚警辅的脖子就像装了弹簧似的,瞬间伸长,脑袋左右快速转动,一双眼睛瞪得滚圆,像探照灯一般在办公区内急切地搜寻着张森的身影。那眼神里的渴望与急切,仿佛在沙漠中寻找水源的旅人。
当他终于捕捉到张森坐在办公桌前,正专注地整理文件时,脸上的表情瞬间起了变化。原本略显严肃的面容,如同被按下了某个神奇的开关,刹那间堆满了笑容。那笑容极其夸张,咧开的嘴角就像要咧到耳朵根后面去,活像一个被拉扯变形的面具。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几乎看不见眼珠,只剩下一条弯弯的弧线。脸颊上的肌肉因为过度的笑容而高高鼓起,显得有些扭曲,两腮的肉都挤到了一起,看起来滑稽又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