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帝国的进攻太过猛烈、迅速,在尼布楚城之前的战事;
罗刹帝国一个人都没能成功逃脱。
直到尼布楚城,才成功派出求援之人。
当千里求援的信使,通过骑兵日行百里,将消息很快传到赤塔;
换人传信到乌兰乌德;
再到达贝加尔湖西岸的罗刹帝国东西伯利亚中枢;
伊尔库茨克。
东西伯利亚,西起叶尼塞河,东到太平洋沿岸。
伊尔库茨克城是东西伯利亚最大的交通、商贸枢纽;
也是除叶尼塞河边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外,第二大城市。
未来会成为“西伯利亚的心脏”。
罗刹帝国在此地的驻军司令,叫做叶夫根尼·马卡良。
“该死的东方人,他们得到美洲土地还不知足,现在开始看上帝俄的土地。”
“快,给圣彼得堡发送电报求援,我大斯拉夫民族岂能任这些软弱的东方人欺负。”
从这里开始,已经有电报线直达罗刹国首都。
这个罗刹帝国司令,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他治理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时候,对当地的少数民族都是以压迫、减丁为主。
十年前;
上一任司令惨败于大夏帝国之后,他才接手此职务。
“司令,东西伯利亚各地驻军,加起来有十万之众,用得着求援吗?”
副司令看到自己的上司,如此如临大敌,觉得有些小题大做。
“有备无患!”
叶夫根尼用没有商量的语气下令道:
“传令赤塔驻军,不可援救尼布楚,坚守待援。”
“传令乌兰乌德驻军,立刻救援赤塔,不得有误!”
他希望前线能顶住,尽量将敌人阻拦在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
“传令伊尔库茨克驻军,立刻开拔,救援赤塔!”
“传令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驻军驻军,立刻支援向伊尔库茨克开拔。”
此城的驻军有五万,而在更西面的另一座大城,有驻军三万。
副司令出言询问道:“司令,五万军队全都去救援吗?”
“若是全部开拔,这个城的防守就空虚了。”
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伊尔库茨克,有一千多公里;
在没有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时代,即使全力赶路,也至少需要一个多月。
“西面的援救很快就能到来,但赤塔前线刻不容缓,全军开拔!”
叶夫根尼认为,周边的这些少数民族,根本没有谁敢挑衅罗刹帝国的权威。
两百多年来的抑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