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亚尔恩一样收到林雅邀请的专家教授还有很多。
此时在某个实验室当中,就有一群刚刚结束实验的物理学家正在为诺奖的事情发愁。
“唉!这可怎么办呢?”
“这个破规定,也不知道与时俱进地改一改。”
“现在哪里还是一个人就能出成果的时代?”
最近几个月,他们在三维拓扑超导体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突破。
原本他们以为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有一些小小的突破。
没想到这段时间的几个关键性问题都被解决。
回到实际上来。
这个成果能做点什么呢?
能作为未来量子计算机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而量子计算机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说。
这个成果,绝对是有资格竞争诺奖的成果。
今年的诺奖是赶不上了,但是他们想要争取明年的诺奖试一试。
但是诺奖的申报,有一个特殊的规定。
团体合作获奖时,最多不超过三个人一起获奖。
这就导致他们非常头痛。
他们这一次的突破,有七个人是至关重要的。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想要申报诺奖,必须去掉四个人的名字。
可这怎么可能呢?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甚至想要把其余研究人员的名字都给加上。
其余人的重要性虽然比不上他们7个,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惜,诺奖的团队合作最多只能有3个人。
“要不……你们六个再讨论讨论吧,我就算了。”
有人犹豫着想要退出。
可是其余六人坚决反对。
得到诺奖的机会可不是次次都有的。
很多人一生当中,连触碰诺奖的机会都没有。
就算是全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都不敢百分百地保证自己能拿下诺奖。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
怎么能主动退出呢?
这时,他们甚至有些埋怨诺奖不够与时俱进。
现代的科研成果,哪里还是一个人就能搞出来的?
科研的深度与难度,就决定了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