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淅淅沥沥打在青石板上,张月儿倚在韩府雕花窗边,染着蔻丹的指尖缓缓划过墙壁,发出令人牙酸的刺耳声响。
远处校场传来的操练声混着雨声,让她想起三日前在书房外听到的对话。
“千户大人,卫所征兵缺口尚有三百七十八人。”主簿的声音发颤,“按律......未按期完成者,官降一级。”
张月儿眼珠一转,一抹算计的精光瞬间闪过。她慢悠悠地直起身,嘴角缓缓勾起一抹透着阴冷的笑容,心里已然有了主意。
她记得上次回村时就察觉到,张家村的青壮年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村子。就连她自己的两个兄弟都没被征走,当时就觉得这事透着古怪。
后来张月儿从她娘那里套出了话,原来是村民们花了银子,找人代役。而且不止她家,张家村家家户户都是这般操作。
按当朝律法,私自花钱找人代役虽不算重罪,顶多就是罚些银子,再补齐征兵名额。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情况。
但在如今这节骨眼上,南边战事吃紧,朝廷对征兵之事极为看重,卫所压力巨大,正急于找个典型立威。
若是此时揭发张家村村民花钱代役的事情,无疑是给韩千户送了一份“大礼”。
想到这儿,张月儿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来人。”她轻声唤道。
一个丫鬟应声而入,恭敬地站在她面前。
“老爷可在书房?”
得到肯定答复后,张月儿命厨房将炖好的滋补汤羹装入食盒,又装了一碟点心,准备带着这些去书房找韩千户。
张月儿手挽食盒,莲步轻移来到书房门口,门口的小厮见状,连忙为她开门。
“老爷,妾室给您送汤羹来了,忙了这么久,也该歇一歇,补补身子了。”张月儿声音娇柔,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笑容。
韩千户放下手中堆积如山的公文,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抬眼看到张月儿,神色稍缓:“还是你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