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熊虎中的野心

没错,这确实是裴徽特意留在洛阳城附近的伏兵,而且这伏兵的首领正是熊虎中。

他所率领的这支铁骑,可谓是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但人数只有两千余人!

实际上,熊虎中早就发现了安庆绪带兵追杀李光弼的情况,但他却一直按兵不动,没有立刻出兵救援。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一开始,安庆绪手下可是足足有一万名精骑啊!

虽然熊虎中所带领的两千铁骑战斗力很强,但要想在正面交锋中救下李光弼,恐怕自身也会遭受重创。

毕竟,这些叛军都是精兵,他们的战斗力比起鲜于仲通从剑南道带来的人马要强上不少。

而李光弼的近四千人马最终只剩下五百来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熊虎中对此肯定也深感惋惜。

然而,与自己精心培育的这两千铁骑相比,李光弼的人马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两千铁骑可是熊虎中的心肝宝贝,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熊虎中的心血。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熊虎中决定在这个关键时刻从左侧杀出,给安庆绪带领的四千多叛军来一个出其不意的袭击。

要知道,一支正在全力冲锋的骑兵队伍,想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掉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说立刻停下来了。

这是因为骑兵在高速奔跑时具有强大的惯性,如果突然强行停下,后面的骑兵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由于惯性而硬生生地撞上来。

这样一来,整个队伍就会瞬间陷入混乱,失去原有的战斗秩序和冲击力。

因此,当包括安庆绪在内的四千多叛军听到左侧传来阵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仿佛有无数铁骑如狂风暴雨般朝他们疾驰而来时,每个人的心头都不禁猛地一沉。

他们心里很清楚,在这样的局势下,他们的侧翼和后方完全暴露在敌方骑兵的攻击范围之内。

这意味着他们的防御体系出现了巨大的漏洞,敌人可以轻易地从这个薄弱环节突破进来,对他们进行包抄和夹击。

这样一来,他们的战斗力将会被严重削弱,原本的四千多人马可能连五分之一的实力都难以发挥出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叛军们的士气顿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恐慌和不安开始瞬间在队伍中蔓延开来。

更糟糕的是,这些叛军已经如饿狼一般,紧紧咬住李光弼不放,穷追不舍、一路狂奔,早已颇为疲惫,体力消耗极大。

不仅如此,长时间的追击让他们的精神状态也变得异常脆弱。

而士气,更是像被戳破的气球一样,瞬间瘪了下去。

反观之前李光弼的人马表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忠嗣所培养出来的河西、陇右边军却展现出了与安禄山叛军截然不同的特质。

他们的战斗意志如同钢铁一般坚硬,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这支部队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在绝境中一次次奋起反击,最终战胜强敌。

正是这种顽强的战斗精神,让他们成为了战场上的常胜军。

而李光弼从陇右带来的那些嫡系人马,更是对他忠心耿耿。

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李光弼断后,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争取一线生机。

这种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不仅是河西、陇右边军的独特标志,更是他们在战场上屡屡战胜敌人的关键所在。

无论面对怎样强大的敌人,他们都能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叛军虽然同样具有血性,作战经验也相当丰富,但他们的军纪却十分松散,而且经常杀良冒功。

这导致他们在打顺风仗时表现得非常出色,但一旦遇到被人袭击这种逆风仗,就会立刻军心不稳,士气骤降。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们无法看清熊虎中究竟带领了多少人马前来袭击。

这种未知的恐惧,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恐慌和混乱。

而此时,两千名天工之城出产的精骑正以一种令人震撼的方式展现在叛军面前。

这些精骑右手控马,左手则紧握着连发快弩,形成了一道钢铁洪流。

当距离叛军仅有百步之遥时,熊虎中突然发出一声暴喝:“射!”

刹那间,一阵嗡嗡声响起,仿佛是无数蜜蜂同时振翅。

紧接着,一片箭雨如蝗虫过境般从最前面约五百名铁骑的左手连发快弩中激射而出。

这阵箭雨如同瓢泼大雨一般倾泻而下,速度之快令人猝不及防。

叛军们甚至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就已经被密集的箭矢射中。

只听得一片凄厉的惨叫声响彻云霄,此起彼伏,仿佛是地狱中的恶鬼在哀嚎。

眨眼之间,三百多名叛军纷纷中箭落马,原本还算整齐的阵型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混乱不堪。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叛军们猝不及防,他们的军心再次开始剧烈动摇。

小主,

“凿穿!”熊虎中眼见叛军阵脚大乱,毫不犹豫地再次大吼一声。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炸响,震耳欲聋。

随着这声怒吼,熊虎中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地带领着两千骑兵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一般,从左侧猛地冲进了叛军的阵型之中。

他左手持连发快弩,右手则挥舞着长柄砍刀,每一次挥刀都带起一片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