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宋云初落了座后,便听得下方的刑部尚书道:“殿下,与康王合作无忧丹的黑心商贾们均已被抓获,只是,根据那些城池送回来的情报来看,受害的百姓不下于六千人。”
刑部尚书说到此处,长叹一声,“其中约有四成已被毒害得神智癫狂、回天无力了。剩下那些人虽然还有意识,但强行戒断也出现了各类不良反应,着实让人头疼。”
“无论出现任何反应,都得戒断到底,如有必要,哪怕是用绳索铁链将受害者困住,也绝不能再让他们再碰无忧丹。”
“另外,朝廷虽有明令要将此药销毁,但这东西毕竟是受害人花真金白银买来的,即便他们的亲属阻止自家人继续服用,焉知不会把此物转卖给其他需要的人?”
宋云初说到此处,声线冷凝,“故而,需提醒各州刺史,除了要将商贾们手中的货销毁干净之外,所有受害人家中、包括他们的邻里、亲属都要搜查,一处也不能放过。”
“不过在此之前,也该给这些受害人家里一些补贴,那些黑心商贾们的家产清点完毕后,交由各地衙门看管,并命衙门张贴告示,以三成的价格回收无忧丹,先到先得,一旦百姓主动上缴,当场销毁后领取补贴。”
“殿下此举,未免太过优待那些糊涂的买家了。”有大臣提出异议,“黑心商贾们固然该严惩,可买家们明知那丹药害人不浅,还要尝试,难道不是自食恶果?下官认为,他们的错该他们自己担着才是。”
“孟侍郎此言差矣,据本王所知,受害人当中,孩童与少年们也占了不少的数量。他们并非刻意为朝廷造成困扰,大多情况下是受了哄骗,陛下以仁德治天下,朝廷便不该放弃这些涉世未深的人们。”
宋云初沉声道,“买家固然有错,但若要他们以家破人亡为代价未免太过冷酷,朝廷此次对他们宽容,他们也会乐意配合朝廷清除无忧丹,若此次风波平息后,再出现此类情形,除卖家要受严惩外,朝廷也将不再支援任何买家。”
“本王在此前就与陛下议论过此事,陛下认为本王的决策并无不妥,若一味地严惩买卖双方,未必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需宽严并济,方能让百姓认为,朝廷是重视他们的。”
宋云初说完,孟侍郎不再反驳。
“殿下此举甚好。”大理寺卿赞许地接过话,随即又抛出一个问题,“虽说那些商贾们手中的钱财来自于受害的百姓,可那些人大多生活奢靡,挥金如土,若他们所剩的那些家产不够补贴百姓……”
“康王充入国库的家产约有六十余万两。”宋云初不疾不徐道,“命各州刺史半月之内将涉事商贾们的家产,以及当地百姓的受害情况调查清楚,详细地上报户部,需要朝廷补贴各地多少银两,户部自会算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云初说着,望向刑部尚书身旁的人,“卢尚书,此事便交由你去办。”
卢尚书拱手应道:“下官定当办妥。”
宋云初的左侧下方,李总管将大殿上的情形尽收眼底,心中颇有感慨。
当他得知陛下要让宁王自己来上朝时,他大为惊诧,他问陛下:您就不担心大臣们为难宁王吗?
陛下的回答是——
“云初在朝中又不是无人追随,谁能为难得了她?她去挖苦旁人还差不多。”
“老臣们顾虑着朕病倒了,绝不敢在殿前闹事,他们虽然不乐意见云初代理朝政,但他们总不能不去上朝吧?朕猜测,他们除了吹胡子瞪眼、用沉默的态度来表达内心的不满之外,也没别的招了。”
“云初有信心,朕对她亦有信心。”
事实证明陛下想的没错,宁王殿下只要坐在这最高处,她的‘气场’都足以让众人不敢造次。
即便老臣们百般不认同她做并肩王,如今也是拿她无可奈何。
……
休沐日这天,阳光正好。
因皇帝‘圣躬欠安’,君离洛也不好明目张胆地出来晃悠,便蒙了脸扮作宋云初的随从,两人坐宋云初的马车出了宫门。
来到醉仙楼雅间后,宋云初点了一锅招牌麻辣烫。
“真是久违的味道了,阿洛,你也快尝尝。”
望着宋云初推来的碗,君离洛也拿起了筷子。
两人才吃了没多久,便听到雅间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