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子沉默片刻,朝赵林施了一礼:“是老夫失礼了。”
赵林连忙回礼:“大师客气。屯居积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虽然可以挣钱,但我并不愿意挣这个钱。想要钱,我有的是又快又好的办法。”
比如剿匪。
那些匪徒们好不容易积攒的财物,都被赵林给割了。
再比如抓贪官。
贪官们可比匪徒叛军还肥,抓一个贪官堪比剿灭一帮匪徒。
赵林只把九江巡抚衙门的贪官处理了,各州县的贪官还留着呢。
还有北原省上下的贪官污吏们。
这些可都是赵林的钱庄,需要的时候就割两个。
众人拜服。
把如此行为干得明目张胆的人,也就赵林一个了。
现在还有御史弹劾他,说他吞没钱财,那些财物应该上缴国库。
“把画收好,这次送给皇上的寿礼就是它了。”赵林吩咐道。
水道子的胡子差点揪掉:“你要把这幅画送给皇上当寿礼?”
“对。”赵林道:“皇上六十大寿,我觉得再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礼物了,大师觉得呢?”
水道子围着画转了几圈,道:“早知是给皇上做寿礼用,老夫就多用点心思了。”
赵林笑道:“多用心思又比现在好到哪去?太刻意了反而不美。”
水道子闻言大喜:“想不到总督大人还懂这个。不错,画画讲究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凡是刻意画出来的,都不配叫做画。这幅画送给皇上做寿礼,也是老夫的荣幸。多谢总督大人。”
水道子给赵林鞠了一躬。
水道子也是凡人。
是凡人,就有名利之心。
他的画作为寿礼送给当今皇上,是无上的荣光。
他自然要道谢。
赵林连忙上前扶起,道:“水大师客气了,这要是本督的荣幸。”
两人相视一笑。
苏迪道:“大人,可以动镰了。”
赵林点点头。
立刻有手下送来镰刀,每人一把,赵林带领他们下到稻田,开始割了秋天第一束稻谷。
随即,早就准备好的青州军一拥而下,开始收割。
“真是热火朝天的场面啊。”池乔羽赞道。
“快,快,准备笔墨纸砚。”水道子催促道。
见众人都看过去,水道子急急解释道:“老夫心有所感,准备再画一幅秋收图。”
众人立刻让开,给水道子发挥的空间。
一直画到日落,这幅图才画好,水道子筋疲力尽,道:“这幅图送给总督大人,请大人笑纳”
赵林过去看了一眼,顿时眼前一亮,脱口而出:“好画。”
众人纷纷称赞。
画确实好。
这个秋收图和之前的万亩稻田图又是不同。
虽然画的主体还是稻田和农夫,但韵味在于收获,沉甸甸的稻穗,在黄昏下闪耀着光芒,让人分不清那金黄色的到底是日光还是稻穗。
稻田里,农夫们有的奋力隔着稻子,有的起身擦汗,有的搬运稻谷,还有的仰天大笑,连娃娃们都在拿着稻谷玩耍。
其中足有数十人,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有不同,但无不透露出丰收的喜悦。
很简单的一幅画,但正如赵林所说,不管诗还是画,看的是意境。
水道子的这幅秋收图已经把秋收喜悦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接连画了两幅画,水道子非常疲惫,对赵林拱手道:“老夫不堪劳累,不陪大人观赏了,先行告辞。”
“大师请便,待本督忙完后请大师喝茶。”赵林道。
目送水道子离开,苏迪赞道:“画画颇为消耗心力,一般一幅画少则数个时辰,多则数月数年不等,水大师一日之内连画两幅画,且都是如此大幅,不愧是大师之名。”
赵林笑道:“所以人家叫大师嘛。”
两幅画,一幅万亩稻田图,一幅秋收图,让赵林非常满意,回去后就命人裱好,只等稻谷收好晒好,起程入京。
三万青州军加上数千的辅兵,连续奋战了半个多月,终于把稻田全部收割完并晒好。
“将军,此次共种植田地一百万零七十三亩,收割水稻四亿五千三百二十五万余斤,平均每亩地产稻谷四百五十余斤。按照出粮率七成来算,每亩地产大米三百一十五斤,合计共有三亿一千七百二十七万五千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军中主簿皮朋兴向赵林禀报道。
“哦?产量这么高的吗?是不是搞错了?”赵林惊讶道。
要知道田地虽多,但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良田,其他的都是水浇地等不怎么好的地,竟然产量这么高,出乎赵林的预料。
赵林也对农业有所了解,亩产超过四百斤就已经算是上好的良田了,哪能平均达到450斤?
皮朋兴笑道:“卑职刚开始也有所不信,怀疑是搞错了,仔细核查了好几次,并没搞错。卑职仔细想了一阵,觉得应该是这个原因。”
赵林来了兴趣:“快说。”
皮朋兴道:“我们统一开荒,基本上所有田地都联在一起,方便耕种。而大人又兴修水利,开沟挖渠,这样雨天排水,旱时浇地,比老百姓那样纯靠天时更有利于种地。再加上大家吃饱喝足,都有干劲,等等因素叠加在一起,产量就上去了。”
“说得对。”
赵林一拍手,道:“规模化种植,我怎么忘了这点?”
“规模化种植?”皮朋兴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不妨碍他理解。
“大人总结得好,就是规模化种植。”
皮朋兴道:“那些大户人家的地产量就比普通百姓的高,就因为他们进行了小规模化的种植。”
“不错。”赵林点头,道:“你做得很好,总结的很不错。这些粮食,取七百二十万斤装船,送往京师,剩下的放仓库,以备使用。”
“是。”皮朋兴应道。
一艘漕船可装粮12万斤,六十艘船需七百二十万。
对应成平帝的六十大寿。
至于中间的消耗,就不计了,反正船数对得上就行,又不需要计算粮食总量。
“青州军劳累一年,不能白干,每人奖一个月的饷银。”赵林又说道。
皮朋兴连忙劝道:“每日给他们吃三顿饭,而且每顿都管饱已经是天大的恩德,让他们干活是应该的,哪还能给奖励?”
换成别的军队,饷银那绝对不可能全额发放,有的真是能吃饱就不错了。
赵林这里不光能吃饱,每天还吃三顿饭,现在又给奖励,连皮朋兴都忍不住劝了。
赵林笑道:“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他们是来当兵,不是做奴隶,种田不是他们的职责。去吧,银子不够就从总督府出。”
皮朋兴感动道:“多谢将军!卑职一定让所有人都知道将军的恩德。”
赵林纠正道:“是陛下的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