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少年大员,冲动傲慢

王侯弃子 公子谦 3686 字 13天前

“是……”

忽然想起那个名字,廖弼琳和葛若川一样全身一震,不敢说出来。

其他人也都纷纷想到了。

“怪不得啊,赵林杀死一位总督,非但没被处置,反而升官了。”

“人人都说赵林是马屁拍得好,送礼送得多,皇上这才宠信他。我看啊,是因为他是一条听话的好狗,皇上才信任他。”

“如此说来,赵林来这里也是那位的旨意了?”

“若是如此,我们岂不是惨了?毕竟赵林好对付,那位可不好糊弄啊。”

众人纷纷说道。

不少人脸上都布满了愁云。

“哼!一群蠢货!”

刘瑞冷哼一声,道:“就算是皇上特意派来的又如何?这里是我们的地盘,是龙他得盘着,是虎他得卧着,老实地跟我们合作,少不了他的好处。否则,水土不服的事情那都是,不差这一个。”

刘瑞的声话充满了杀气。

对一位从一品大员,他没有丝毫的敬意。

甚至连说起皇上都没有半点尊重。

葛若川缓缓点头:“刘瑞说得对。这海贸是我们的生意,谁都不能伸手。赵林的胃口太大,之前我和另外两位巡抚答应每省给他一成的好处,加起来每年都有五十万两左右,他竟然都不满意,这是存心要我们的命啊。”

“他想要我们的命,我们就先要他的命。”另一个中年人大声说道。

他也是一个海商,名为郭成军,手下的贸易规模仅次于刘家,每年都有百万两以上的收入。

“郭兄说得对,谁想要我们的命,我们就先要他的命。”

“不听话就弄他!”

“没人能在这里跟我们撒野!”

一些人纷纷大声喊道。

他们都是海商。

规模或大或小,但都不甘心交出更多的税银。

光刘家一个船队,每年的收入就达百万两以上,需要缴纳的税银最少得有二三十万两白银。

而三省所有海贸加一起,每年的税银才三四十万两。

可想而知这里面有多大的窟窿。

也难怪赵林把市舶司要去,他们的反应会这么大。

见这些人都这种反应,葛若川很高兴。

让他们去跟赵林作对,让赵林焦头烂额丢人现眼,最后自己再出来收拾残局,这样既能对下面有交代,也能应付赵林。

“大家先不急。”

葛若川道:“明日刘瑞先和赵林见面,打探一下他的意思。本官还是那个意思,要是不过分的话可以答应,就当给大家再找个靠山。”

“要是过分呢?”刘瑞问道。

葛若川狰狞一笑,道:“秋天到了,风大浪急,容易出事啊。”

众人默契一笑。

赵林乔装打扮,在掩护下离开行辕,穿过夜幕,来到一个宅院的后门处。

护卫敲了敲门,院门立刻打开,赵林赶紧进去,院门随即关闭。

“大人,请随我来。”

下人带着赵林悄然行走,不多时来到一间屋子前。

下人向赵林做了个请的手势,便转身离开。

赵林吩咐护卫在门外守着,自己推门进去,对屋内正在读书的人道:“赵林拜见米老。”

屋中人正是愤怒离席的米墨璃。

此时他穿着一身简单的长袍,正坐在书桌前,闻言道:“为官之道重在哪些?”

赵林毫不犹豫道:“百姓。”

米墨璃接着问道:“百姓有何重?”

赵林道:“百姓为水,朝廷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米墨璃眼前一亮,道:“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坐!”

赵林这才来到米墨璃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米墨璃道:“承望信中说得不错,你确实是个不错的官。”

赵林笑道:“都是岳父大人抬举。”

傅承望不光是礼部尚书、楚党魁首,更是一位文坛领袖。

米墨璃这样的当世大儒和傅承望的关系极好,两人经常书信往来谈论天下大事。

所以之前米墨璃生气离席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也是他不愿意跟那些人掺和。

赵林一看便知米墨璃的打算,所以才故意把他气走,只等晚上来拜见。

米墨璃道:“李兴业也给老夫来信了。”

李兴业本人也是文采极好,和米墨璃相熟,不止地位高。

赵林叹道:“恩师对我太好了,不管去哪儿都要关切爱护。”

米墨璃笑道:“他们两个一起夸你,老夫觉得应该没问题。”

赵林肃然道:“请米老指点。”

米墨璃反问道:“整治海贸之事,困难重重,就算内阁阁老都不一定能理清,你好好做你的河道总督就是了,反正陛下宠信你,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为何非要给自己找麻烦?”

赵林道:“米老也知道海贸之事问题很大,但可知海贸的具体收入?”

米墨璃摇头道:“老夫不知,只是隐约听闻他们隐瞒了很多收入。”

赵林道:“现在每年的海贸税银是三四十万两,但据晚辈调查,如果所有海商都依法依规的缴纳税银,这个数目至少能翻一倍多甚至两倍以上。”

米墨璃动容:“果真如此?”

赵林点头道:“这就是晚辈不惜得罪人也要来的原因。国库空虚,边境又连连打仗,再加上东南大水,西北干旱,饿殍遍地,处处都需要钱。只靠晚辈抄家能抄多少?所以必须要从根本上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

米墨璃仔细咀嚼这四个字,道:“不错,必须要开源节流。老夫虽不在朝廷,但也知道朝廷的难处,没钱。”

赵林道:“银子可以解决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是银子不够。”

米墨璃呵呵笑道:“你倒是一番歪理。罢了,有什么需要老夫帮助的尽管说。”

赵林道:“一是需要找知道当地真正情况的人询问具体情况,二也想从书院接些人手来。米老也知道,晚辈升官太快,手底下可信任的人太少。”

米墨璃思索了一阵,道:“老夫书院中倒是有些人手,只是他们中有一部分和海商有关,你得小心使用。”

赵林大喜:“多谢米老。有他们相助,此事成了!”

米墨璃笑道:“好了,公事说完,我们说说别的。你在青州做得不错,承望在信中多次提起,很为你骄傲。”

赵林赧然道:“岳父大人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米墨璃哈哈笑道:“他一点都不谦虚,你倒是谦虚了。老夫仔细询问过你在青州的所作所为,说说看你做了那么多,哪一条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