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打量室内,桌上茶杯有半杯水。酒柜内有已启封的半瓶洋酒,酒杯倒立柜内。
判断死者死前喝过水,而没喝酒。
他让战士拍照后,将半杯水和半瓶酒,以及几个小药瓶带走化验。
他从另一洞口爬进小凤茶楼,又绕回到东边屋门前,看着屋内思考。
他回忆跟郑爽接触以来的点点滴滴,脑海里浮现出很多不会自杀的理由。
郑爽受过专门训练,心理素质极高,应变能力也强。
从他透露“燕子”身份的那次谈话来看,他虽然对新上峰有抱怨,但没失宠。
他执掌的军火仓库被围剿,上峰有可能找他麻烦,但不至于要他的命。
他潜回横南镇,地下室有那么多生活用品,说明他早有长期耗下去的心理准备。
即使他感觉走投无路,起码要等地下室物品消耗殆尽。
但他几乎没动,不合情理。
凭斯人对郑爽的了解,他欲想不开,早在军火库被围时,就杀身成仁了。
又何必千辛万苦,死里逃生,潜回横南镇地下室自杀呢?
促使他否决郑爽自杀的可能性,源于最后一点。
郑爽知道咬破氰化钾,可减少痛苦。而他死状非常痛苦,没咬氰化钾,他脑子坏了?
当然,他还得等那半杯水,亦或半瓶酒的化验结果,才能下结论。
他接着思考他杀,既然死于中毒,他人是怎样让毒素进入他体内的?下毒地点在哪儿?
若不在地下室下毒,其毒必定是慢性毒药。
他非常机警,身手又好。能让他中毒,一定是他不设防之人。
他在横南镇没几个熟人,好像只跟张玉成打交道。
他想到这儿,倏然一惊。张玉成夫妻俩均有杀人动机。眼前叠现着两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
郑爽为拿到茶楼,潜回横南镇。因张玉成没回家,他一直在等。
得知张玉成回家后,他跟着去找他兑现欠条。
张玉成怕在老婆面前不好交代,答应跟老婆商量一下即兑现。席中趁其不备下药。
第二种场景:
郑爽带着张玉成的一叠欠条,去找玉成嫂拿茶楼房契。
玉成嫂绝望之下,起了除掉郑爽之心。嘴上答应,和丈夫相互配合下了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两种可能性有个必备前提,必须下慢性毒药。否则,郑爽回不了地下室。
嗯,如果郑爽死于他杀,张玉成夫妻俩,有重大嫌疑。
“肖哥,市局来人了。”耿毕崇提醒道。
肖秉义见龙科长带法医来到现场,简单介绍了情况。
法医看过尸体后初步结论,死者死于氰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