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艺术家和个人工作室的大本营,这里聚集了不少当地的艺术家,数十个工作室在这落户,近百位视觉艺术家在这里从事艺术创作,类别包括雕塑、绘画、珠宝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像串门一样拜访各个艺术家在工厂中的工作室,看那些正在制碗的陶艺家、正在绘制彩色玻璃窗的艺术家是怎样工作的。如果游客看中哪件艺术品,还可以即场买下来。
文竹此行不是为了闲逛或是买艺术品,也不是因为她的工作室在这儿,而是因为她想将工作室搬来这儿。
她从朋友那得知这里有一间门店准备转让,她今天专程来看看。
门店原先是一家陶艺工作室,现在已彻底歇业。从透明玻璃窗望进去,窑炉、拉坯机、揉泥凳、操作台等一应俱全。
中介尚未到场,文竹在店外的休闲椅上落座。
工作日的上午,街区游客并不多。文竹沐浴着初冬的阳光,周遭清冷的空气让她感到了久违的放松。
“您好,您是文竹吗?”一个齐肩短发的女人向文竹走近,打破了文竹的冥想。
“嗯,是我。”文竹直起身。
两人短暂握手后,女人打开店门。
“你比照片上还好看。”女人恭维了一句。
文竹听一半忘一半,素面朝天的自己怎么可能比精致妆造、精心修图后的自己好看。
“谢谢。”她礼貌点头。
“这间门面有两层,上下加起来大概四百多平,之前是上面住人下面工作,为了方便下面被上一个店主打通了,你后面也可以自己再隔一隔。这一片这样的楼不多,还是很特别的。”
女人边走边说,向文竹介绍了场地的基本情况。
文竹问:“是不是有个院子?能带我看一下吗?”
“当然可以。”文竹领着文竹从一道小门出去。
院子不大,周围被隔壁的楼的墙壁团团围住,和文竹想象中不太一样。
“你是用来弄工作室吧?”女人猜测,“这个院子你做个外景倒是蛮好的。”
“有点小。”文竹实话实说。
女人讪讪,“这附近也有带大院子的,但价格不一样啊。”
文竹不说话。
“你要租呢,我们就尽快签合同。这里的楼大多数都是政府的,价格比较透明。而且我也是你的粉丝,中介费收得不高的。”
“价格是多少?我有点忘了。”
女人顿了顿,揣测文竹到底是真忘了还是想砍砍价。
“20w一个月,押1付3,12个月起租。”末了,女人又补充道,“很便宜了。这点钱对你来说不算什么的。我们今天就可以签合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