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人陆陆续续的到达了天烛峰,天烛峰前面有一个平台,大家到了这个平台的入口后,监礼官让人们全部下轿。
这个平台可容纳不下轿夫,只能让参加封禅之人步行,当然,李世民,李承乾,李泰,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李治,小兕子,新城公主(在一个月之前,李世民下旨明确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之后,就将衡山公主改为了新城公主了。)这几个李世民的嫡子女除外。
另外,长孙皇后的蜡像也被十几个太监轮流用轿辇抬上了天烛峰。
李世民和众皇子公主,驸马,嫔妃,到达之后,礼官们给他们搬来了椅子,让他们先休息。
皇子公主们闲不住,跑到栏杆上一览泰山的风光。
而其他到场的官员和望族之人可不能乱跑,他们在礼官的安排下,有序的站成队列,整理这身上的礼服。
从他们兴奋和满含笑容的脸上,可以看得出他们对能够参加如此盛大的封禅封天之礼抱着极大的期待。
时间到了早上八点半左右,该到的人都到齐了。
李世民站起来看着下面站着的五千观礼之人,笑道:“各位爱卿,各位子民,今日朕率领三十万臣民前来泰山封禅,可谓千古少有之盛世,现在时间还早,大家再次枯等也容易疲倦,不若趁此时机,各位臣民献上关于泰山的佳作,一表对泰山的崇敬之情,不知各位以为如何呀?”
在场之人闻言,各个露出兴奋的光芒,这可是难得的在李世民身前展示学问的时机啊。
于是大家纷纷叫好。
李世民笑道:“好,那不知哪位高才先上前一展自己的文采呢?”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一位青年男子喊道:“陛下,濮阳刘慎有诗一首,来抛砖引玉。”
李世民笑着点头:“好,那有请这位刘慎先来。”
这个名为刘慎的男子走上台阶,先向李世民行礼,然后再向台下之人行礼。
刘慎喊道:“我带来的诗名为《登泰山》,巍峨东岳高,绿意上九霄,石内含虚妄,深沉幽以侨,非凿复非铲,群山。。。。。”
这首诗一念完,一些人给刘慎鼓起了掌。
一些人小声说道:“这不就是改的谢道韫的《泰山吟》吗,诗才一般嘛。”
刘慎下台后,又是一个中年书生登台,献上的是一篇赋,几百个字一起念完。
念完之后大家纷纷鼓掌,这位的文学水平可比刚刚那位高了很多。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些诗赋基本上是提前准备好的,就为了在此时机展示一番。
就这样,一下子上台了二十几个献文的人。
基本上都是佳作,只是没有让人觉得流传千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