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爷爷,你看我像是那么混账的人吗?”
朱雄英一脸的无语。
“嘿嘿嘿,是咱误会大孙了。
咱大孙那可是出了名的仁慈!
哪里会做出那种事情!
不过大孙,你说的这事情,咱还是不建议你做。”
“呃···为啥?”
小主,
朱雄英一愣,没想到这事情竟然被老朱拒绝了。
“大孙,你想啊。
你脑子里的那些知识,可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你爷爷我能接受,你爹和叔叔们能接受。
可不代表我大明朝所有的子民都能接受。
所以啊,咱建议你还是慢慢来吧。
凡事不可着急。
等时候到了,该知道的,自然就知道了。
没有必要专门去搞什么扫盲班。
有些事情,必须要循序渐进。”
老朱认真的开口。
“嘶···有道理。”
朱雄英点点头。
他知道,自己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这里毕竟是大明朝。
许多在后世普通到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
在这大明朝,却是违反了几千年的习惯和认知。
“大孙。
爷爷知道,你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但是爷爷也要提醒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着急。
就像你提出的新疆域的问题。
同样也不能着急。
一切,都得顺应局势,顺应天意。”
老朱难得的严肃起来。
朱雄英知道,老朱这是担心自己步子迈的太大。
导致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爷爷,我明白了。
是我操之过急了。”
朱雄英认真的点点头。
老朱的话,可谓是金玉良言。
若非是老朱这种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
旁人是很难领会到这短短几句话的深意。
“爷爷。
既然二叔和四叔都回来了。
那我可就准备训练部队了啊。
对了爷爷,咱们手里还有多少能动的兵马?”
朱雄英看向老朱。
“嘿嘿,你猜。”
闻听此言,老朱突然眯起眼睛。
“呃····我说爷爷,这有啥好猜的?
二十万?”
朱雄英有些无语的开口,随便猜了个数字。
他隐约记得,历史上捕鱼儿海大捷,大明朝也就出动了二十万左右的部队。
这其中,还有不少是辎重部队。
“切,再给你一次机会。”
让朱雄英没想到的是,老朱闻言直接不屑的撇了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