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是枪式,由两块亚临界状态的铀块组成。引爆时,通过高能炸药将一块铀块高速射向另一块铀块,使两者结合达到超临界状态,从而引发核裂变链式反应。
另一种就厉害了,是内爆式结构。这个结构说起也简单,就是将核心元素放在一个空心圆球里,沿着圆球摆上一堆高能炸药,将其包裹。
炸药爆炸产生的向内压力将关键元素压缩至超临界状态,引发那个了不起的反应。
简单吧!
个屁啊!
光是让圆球周围的高能炸药同时起爆就够让人为难了,还不用说这个装置的具体构型了。
毕竟那只白头鹰再傻也不会把这些参数拿出来显摆。
可这就能难倒我们的研究员了嘛?
还是那句话,理论不够,实践来凑!
不知道具体参数,老子们就一个小数点、一个小数点的试过去!
截止到现在,这个爆轰试验场累计的数据,堆起来足以占满整个篮球场,嗯,记录数据的纸张,垒起来能有1米高。
还好“大黄分身”的横空出世,让这里的进度有了显着的提升。
别误会,现在的“大黄分身”可不能对实际数据进行模拟,只不过处理数据这块有了显着的提升罢了。
……
江夏听着对面老人的简单解释,再联想自己早前和化工部的通话,心里动了动。
“您那积累了那么多的实验数据,能给我提供一种方案不,要求能将环氧乙烷均匀的抛洒到空中形成气凝胶,但不能把它直接引爆的炸药?”
“啊?”
电话那头的老人想了想,这才有些明白这小子到底想干嘛。
“你那个‘丫鬟’其余的构件都做好了?”
“嗯嗯嗯!”
江夏头点得跟个摇头娃娃一样。
要是老人在眼前,他指定让江冬上去卖个萌……
为啥?
还不是这小子顾头不顾腚的毛病又犯了。
啥东西都准备完成,复盘的时候才发现,最重要的一次引爆(燃料抛洒阶段)材料还没落实的。
本来小呆毛想着像进行材料穷举那次,收集一些引爆物来个反向推导,但这不是有了更好的选择不是?
可惜,小呆毛给熟络的化工部打去电话要这些东西的时候,原本还是笑呵呵的化工部马上哭脸。
“哟,小江工,您要黑火药什么的倒是可以,我这现做都来得及,但您说的什么梯恩梯那些东西,我这是一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