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父皇、父王与师父

林渊心中深深一讶。

怀疑自己听错了。

出海正使,是前丞相秦成林?

那位前中书省左丞相、大长公主驸马、燕阴侯秦中已之父?

因受秦中已叛国通妖影响,也因为皇帝与皇祖之间的党争,他早在一年前就被革除所有官职,下了诏狱。

现在再次听到这位曾经的文臣之首消息,林渊心中只感觉古怪诧异。

文臣除了对应官职之外,通常会加虚衔,以拔高地位,和品级普遍很高的武官对列,太子少师,便是秦成林在未当上丞相之前所加授的虚衔,从一品。

少师之上还有一个太子太师,不过此衔非死后,或者儒教顶级修士,如上林大祭酒,不授予。

秦成林被革了所有职位,竟是保留了这虚衔。

这至少说明,皇帝并没有因为秦中已而否定秦成林所有功绩,也极有可能说明,这对君臣,早有暗中联络。

或许还是针对皇祖的。

其子叛国通妖的风波过去后,秦成林被启用。

其子的事情便可以一部分定性为‘皇族龃龉’,宣布与其子断绝关系,秦成林虽仍受诟病,但可以宣称从未参与,过往功绩昭昭,功过相抵,而后这件‘天家丑事’,群臣再议论便有了顾忌了。

毕竟大长公主怎么说也是宁王的姑母,秦成林则是宁王的姑父

不过,秦中已叛国通妖的事实是板上钉钉的,皇帝怎能放心将出海此等重任交给一个有污点的文臣。

林渊心思流转,一时沉默垂首。

一旁的御书房大太监曹忠国,站在书房御阶的右侧,暗暗看向那位世子殿下,目光同情。

放心不下,不是还有您在么。

秦老大人做正使,以弥补过错,积攒功劳;您做了副使,可以在途中看管他,也不能捞取太大功劳,避免太过功高。

一箭双雕,陛下的权衡之术早已炉火纯青。

您若未娶公主,这些事还不好明着办,一旦成了皇家女婿,那就可以很正大光明了。

老丈人使唤毛脚女婿,不是理所应当?

这一番出海,作为副使,苦不会少受半点,功劳比起正使却要大打折扣。

还是替曾经的仇敌之父做人情……

元朔帝说出人名之后便没有再开口,目光炯炯望去下方青年。

看着他的神态,仿佛意图从中看到变化,看出他心里所想。

然而遗憾可惜的是,下方衣袍日渐简朴的青年,垂下面孔中只有惊讶,没表露出丝毫不满以及愤怒。

林渊心中思绪的确千回百转,但最终还是接旨了。

经历许多风波,他还是秉持初入京时的原则,多听,多想,少说。

元朔帝很满意这反应,至少脸上很满意。

夸奖了几句很识大体,为君分忧。

挥挥手,让宫人捧去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