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人也是根据地位不同,依次递减,几位老王妃都出了两千两,到了英国公夫人则是出了一千两。
陈夫人也是随大流,出了一千两,剩下的一千两到几百两不等,人多力量大,更何况这里聚集着整个大周身份最为显赫的一群女人。
叶昭宁让蒲月都一一记了下来,以后可以考虑立个碑之类的,再收买一次人心。
这办学坊毕竟不是小事,总要有个统筹的人,叶昭宁之前属意晋王妃,但是人家不愿意,所以她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最后还是嘉成长公主和睿王妃把这个活计揽了下来。
晋王妃心中暗自后悔,她此时才意识到,那日陛下是陪着皇后一起来的,那这事儿定然是经过陛下首肯的,若是她接下来,于自己的地位也是大有裨益的。
于是她又说自己也愿意出力,但叶昭宁哪里看不出她的心思,也只是给她派了不大不小的活计,以示安抚。
到了最后叶昭宁又趁机说道,“这事儿是我提起的,自是不能全都一股脑儿的都抛给你们,但我久居宫中,也不能事事亲力亲为,惠成踏实能干,人也机灵,就让她从旁协助你们吧。”
嘉成长公主和睿王妃自是不会拒绝,她们也都知道魏清萝一直颇得她看重,如今让她代表自己自然也无可厚非,便也答应下来。
宴席结束之后第二日,皇后和众女眷们要成立学坊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朝堂。
不少人都连夜上折子,有的弹劾皇后好大喜功,行事无常,但也有不少人说皇后菩萨心肠,怜悯那些柔弱女子,乃是不可多得的贤后。
中书省刚开始都不敢把折子送到蓬莱殿去,最后还是叶昭宁开口,让他们把所有有关自己的折子都送到蓬莱殿去,她这才看到了那些五花八门奏折,骂她的,夸她的,什么样的都有。
看着看着,她竟然还自娱自乐,开始把这些折子当成乐子看了,给她枯燥乏味的批折子生活,带来不小的乐趣。
所以最后就发生了极为戏剧性的一幕,原本是弹劾皇后的折子仅有刚开始少数的几份呈到了皇帝的面前,最后全都摆到了叶昭宁的桌案上。
叶昭宁还把这些折子在桌案旁,垒了厚厚的两摞,一次有一御史来的时候,碰见皇后正在看他本人的折子,甚至还当场给他读了一遍,险些没把那人吓出个好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