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知府县衙,陈烁刚刚结束一场对海匪俘虏的公开审判。
这场审判大快人心,百姓们拍手称快,陈烁的威望也因此大增。
原本冷冷清清的知府衙门,如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陈烁也从清闲变得忙碌起来。
这日,陈烁正坐在书房里,埋头处理堆积如山的公务。
他的夫人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轻声提醒道:“老爷,誉儿已经到了启蒙的年纪,府里该请个先生了。”
陈烁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思索片刻后,点了点头:“夫人所言极是,这事儿就由你去安排吧!你多费点心,找个学识渊博、品行端正的先生。”
陈夫人微微一笑,说道:“我听说清风学院院长的孙女莫香兰,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若是能请她来当誉儿的启蒙老师,那可再好不过了。”
陈烁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夫人考虑得周到,若真能请到莫姑娘,那是誉儿的福气。”
再说莫老爷子这边,他决定亲自带着孙女莫香兰去知府衙门,名义上是能让孙女成为陈大人公子的启蒙老师,实质上是为了送这封信。
祖孙俩跟着陈夫人派来的嬷嬷,进了府衙后院。
此时,陈大人的家眷早已在大堂等候。
一番见礼之后,莫老爷子和陈誉聊了几句,询问了他的学业基础和兴趣爱好。
陈夫人见时机差不多了,便开口问道:“莫院长,听闻您孙女才华出众,不知能否屈尊来当誉儿的启蒙老师?我们全家都十分期待。”
莫老爷子笑着摆了摆手,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递给陈夫人,说道:“陈夫人过誉了,这是小孙女近日所作的一首诗,还望夫人不吝赐教,若是能得到夫人的认可,让小孙女来教导公子,那是我们清风书院的荣幸。”
陈夫人接过诗,轻声念道:
“书海遨游意不休,求知若渴解烦忧。
诗心萌动才情显,梦想飞扬志未酬。
墨韵飘香添雅趣,书香盈袖解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