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的反应的确出乎夏凡的意料,以糜竺的性格,当不会拒绝才是。
“子仲起身!你可是有何顾虑?”夏凡耐着性子问道。
糜竺反问道:“敢问主公,一个在辽东的糜竺,与一个在徐州的糜竺,何者更能助力于主公?”
夏凡闻言沉思了起来。
糜竺若在辽东,自然可以理解和贯彻自己的经济发展理念,能以最快的速度重塑辽东的商事,打好基础。
可扪心自问,辽东发展非得糜竺人在吗?
糜家的钱粮到位,销售渠道也能使用,只需派手下糜大到糜十等几位管事负责,亦可卓有成效。
而糜竺去了辽东,便是昭告投效,此后失去了独立的商人地位,今后很多事情会受到阻力。
如果糜竺明面留在徐州,甚至与夏凡不和,背地却效忠辽东,那又是何等光景?
徐州的商业基础远远远好于辽东,以糜竺的吸金能力,在徐州绝对是利润最大化的安排!
并且,糜竺在徐州,便可以有机会沿袭历史轨迹,重新进入徐州牧陶谦麾下……
若是运作一番,也许将来救徐州的不一定非得是他刘玄德,也可以是夏流萤啊!
若是再想得美一下,陶谦把徐州牧让给夏凡,那这开局岂非美妙得很?
再说,只有糜竺保持明面上的独立,糜家商队才会更无人怀疑锦衣卫身份!
想到这,夏凡瞬间清醒,长呼一口气道:“若非子仲提醒,吾险些自误啊!子仲当受我一拜!”
糜竺心下感动,推辞不受。
“主公能容人,善纳谏,明主之风也!”
夏凡也是雷厉风行之人,于是重新作出计划:“既如此,糜家物资不可猝然大规模转运,易被有心人探知;当如蚂蚁搬家,徐徐运往辽东。”
糜竺赞道:“此言得之!”
(翻译一下:这话说的对!)
夏凡又道:“辽东百废待举,我有诸多想法,需得力之人助之!子仲可遣精通商事者,又能善纳新物者,随我前往辽东,主持经济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