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应对

夏凡闻言点头道:“我知公孙度此人有大野心,欲称王于辽东。原以为他会春风化雨,逐步侵蚀,用三至四年掌控权利,届时再讨一辽东太守的旨意,便可名正言顺的生杀予夺。却不想,其行动如此之快!”

不错,夏凡说的正是原本历史上公孙度的发家轨迹:黄巾之乱时,史书并未记载他有任何动作,想必是蛰伏为主,直待公元189年董卓干政后,他拖同乡好友徐荣的关系,得到辽东太守的旨意,从此才登上历史的舞台。

现在黄巾刚起,才是184年,有5年的缓冲期,夏凡才敢饮鸩止渴,用利益行拖延之计,与公孙度形成所谓的“同盟”。

但是现在,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再想苟着发育是不可能了。

公孙度掌控辽东的速度加快,说不准一年之内便要爆发与夏凡的决战了。

“若此时交战,我等可有胜算?”

难得的,这次开口的居然是典韦。

孙邵心中讶异:“这夯货一向不通军政,今日怎么深沉起来了?”

夏凡的一路起家,典韦是亲自见证的,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点基业,却又遇危机,他怎能不急?

夏凡没有回答,而是对孙邵道:“长绪,你且说说沓氏情形。”

“喏!”

“沓氏乃小城,城内人口有两万余人,此次主公带来两万黄巾,若安置妥当,便有四万人口。”

“原城中守兵,经挑选,八成愿入我军,其余则遣散回乡。是以,此时城内有兵士九百余人。若遇战事,渤海群岛可输送三千战兵,此乃最后招数!”

“至于粮草等物资,主公虽从糜家带来甚多,然坐吃山空,若不能安排生产,获取税赋,半年后则府库空空如也!”

“且,城内尚有隐患,即人心不齐!我等投机取巧得沓氏一城,并无当地世家大族支持,此时安置黄巾已露端倪。若遇战事,恐有反叛之祸!”

“再说公孙度一方。辽东十县,除却沓氏,若其掌控其余九县,则兵力近两万,乃我方五倍!”

“且其手握大义名分,后勤供给等并无滞碍,更得人心支持。”

“更何况其背后尚有玄菟郡太守相助,若叫此人成了气候,当为大患!”

……

不得不说,孙邵的内政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是一流水准,本来一团乱象的敌我态势,经他寥寥几句,便瞬间让所有人抓住了重点。

甘宁和太史慈进来时,夏凡三人正在沉思,二人静静施了一礼,坐在一旁。

夏凡心中此时异常苦闷:公孙度这就要开始崛起了?明明我才是本书主角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