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尽快开展,争取8月前初步完工,9月底之前完全建成。”
“太好了!”
王大山表示同意并将相关事宜委托给孟同志负责,“若有需要,尽管联系我。”
随后他又与省银行行长吕某通了电话,保证每笔资金使用合规。
得到对方专门小组的承诺后放下了心。
毕竟涉及到上百万资金的安全问题,谨慎对待才能放心。
晚上尝试联系家人未果,但想着之后再试试也好。
通话费用虽贵,但为了项目顺利推进也是必须的。
第二天看到工程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准备开工时,王大山的心情变得开朗起来。
看着工人平地、挖掘基础,他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根据防汛经验建议加强地基,避免以后发生问题。
整个建设项目将耗时数个月,并由省级商业部门拨款提供支持。
而王大山则开始着手农业耕种计划——春天气候干燥利于播种,并计算好种植面积及各类作物的数量。
此外,他还开始了对更多荒地进行整理,预备开垦后用于扩展农业生产。
王大山忙得不可开交的同时心中充满了期望与信心。
李青云总是将翻松的泥土收纳进他的空间,这次耕作得比较浅,只达到了三十厘米。
在这个过程中,蚯蚓并没有被他带走;被收入的只有杂草的根系、草种、虫卵和茧。
当泥土再次铺回田地时,土地变得更加疏松,省去了使用耙具的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还能方便地用意念种植种子。
目前李青云保持着每日耕地两百亩的速度。
每天早上四点开始劳作到晚上十点结束,共十八小时,剩下的五个小时用于休息。
对他来说已经足够。
在两个星期内,他就完成了约两千多亩地的播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