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清早,杨晓涛准备分配新一日的任务。忽然收到报告称有领导人前来村里视察,连忙带着成员们出去迎接。
不多时,一名身穿军大衣的老人带领警卫走进视野——正是张老本人。作为农科院的顶头上司,这两年张老因为杂交作物的推广而地位愈加显赫,尤其最近几个月甚至超越了许多老资格的官员。如今他的到来显得尤为重要。
“首长!”杨晓涛迎上去,张老微笑着说,“我听说这里要开工,特意来看看你们的情况。”
杨解释了一番,张老表示认可,并询问具体的准备工作。杨晓涛随即回答:“村里的两座大棚昨晚已建成,今天的其他五座也在加紧进行……我们准备今天启动试验……”
两人一同走进了教室,屋内充满好奇的目光投向这位陌生人。然而当杨介绍张老身份时却被阻止了,张老大声地说道,“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查看同志们的进展工作。我在这方面所知有限,请多包涵!遇到任何困难随时告知。”
杨晓涛听罢心头宽慰不少,“能获得首长的支持我就安心多了。”随后张老简单介绍了目的,便像一位倾听的学生安静坐着观察起现场情况。
很快杨调整队伍注意力集中到具体实验上,让侯队长开始讲解研究进度和下一步计划。“这段时间我们依据收集的数据做了大量调研。”她边写板书,边强调几个需要关注的重点参数:“土壤酸碱度、气候温差等因素至关重要。”
她分析到当地和北方原产地土壤条件存在显着差异:“我们的实验室测得酸碱度约在6.5至7.0,但是那边却达到了7.0至7.5之间。”这细微差别可能会显着影响生长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考虑使用化肥等手段调和两地的酸碱度。此外,控制适当的温差对于植物成长也非常关键。侯丽晶提到西北地区的夏季白天温度大约在23°C到35°C间变动,夜间的气温则较低,在9°C左右至20°C。而当地环境显然难以自然形成这样的条件变化,因此模拟特定环境显得尤为困难且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