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奴曼继承了孔雀帝国那能在恒河水中生存的顽强生命力。
这边刚刚投降,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又出现在了花果山初始点。
当然,之所以没有人去抢夺攻略副本的名额,一半是因为不少人还在懵逼状态,没反应过来为什么好好的小雷音寺化作了妖魔炼狱场。
一半是因为其他观望者终究还是想看看,哈奴曼的方法到底能不能取巧。
神终究是神,还是要些皮面的。
哈奴曼这次进入再也没有刚刚的桀骜和趾高气昂。整个人……整条猴都好似蓄满气的气球,随时有可能一点就爆。
熟门熟路得购买使用了【回溯符】之后,终究还是再次踏入了那噩梦一般的奇遇副本世界。
再次绕了个大弯一路向西,哈奴曼终于还是找到了灵山!
亦或者说,西游世界的灵山本就不是某些世界唯心的灵山就在回首之处,或者灵山处处都在。
入目处祥光五色,瑞霭千重,正是到了灵鹫高峰,佛祖圣境。
八宝功德池至宝的虚影幻化于空,锦鲤突然跃出水面跃至云层,化作天龙盘绕须弥山。
彩凤比翼双飞,青鸾缭绕云层,天王殿上大放霞光,护法堂前喷涌紫焰,浮屠塔尽显无量功德。
云海每一次荡漾,都涌出接天莲叶的十万八千朵车轮大小的金莲。
金莲翻涌便有郎朗如潮的《金刚经》诵读之声。那是无数佛陀菩萨诵经之妙音被八宝功德池所铭刻。
灵山山腰缠着七宝璎珞结成的云带,每颗宝珠里都锁着大千世界的日月星辰,玛瑙珠里晨钟响,琉璃珠里暮鼓鸣。
这般仙家福地,让哈奴曼着实震撼。
他本以为,那小雷音寺的布置已经是精妙到举世无双,但现在看来,相比之下终究还是小家子气了些。
这般盛景,远比吠陀经里描述的须弥山更摄人心魄。
哈奴曼足尖刚触接引虹桥的瞬间,天空中忽然迸发出震颤虚空的剑音龙吟。云海干裂处千丈豁口,一柄通天彻地的慧剑仿佛从八宝功德池的佛光云海中长出。
但哈奴曼应激之下,神瞳分明知晓,那是从天而降的神迹。
通体琉璃的剑神三十三丈之高,剑刃浮动着《金刚经》的梵文真言,每个梵文都在呼吸。
这通天彻地的慧剑并没有斩杀哈奴曼的意思,有的仅仅是示威!仅仅是警告!
可当哈奴曼的双眸神瞳转移到这光滑如镜的剑身上时,无数个嬉笑怒骂的姿态洋溢,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的悲苦映照心头。
光滑如镜的剑面反射出七情六欲,过往种种。
这一瞬,慧光仿佛撕开了哈奴曼的胸膛,展示着对罗摩忠心。
又毫无底线得挑露出哈奴曼在楞伽城放火时獠牙外露,肆意破坏的畅快和凶残;又似有被因陀罗金杵击中却狂笑不止的桀骜……
被人挑开内心潜藏的所有阴郁和欢乐,除非是圣人和佛陀,否则,没有人可以直面本心被亿万生灵欣赏,批判的目光和言语。
哈奴曼是虔诚的教徒,是孔雀帝国佛门的神猴,但……他从来不是真正大彻大悟的佛陀。
这种无尽的羞怒之下,哈奴曼本能得四肢匍匐在地,犬牙呲在唇外发出在战吼。
身躯都未动作,那条比身躯更加修长的尾巴便已经朝着慧剑重重扫了过去。
猴子终究是猴子,他此刻早已顾不得身负的使命,顾不得自己追寻的真相,猴尾带着熊熊燃烧的魔焰肆意挥砍。
空间如同被拉扯折叠一般扭曲错落,重重得从慧剑剑身上穿透而过。
只是穿透而过的刹那,哈奴曼猴尾上的魔焰突兀得全然变成了苍白澄寂之色。
静谧安详!
就连哈奴曼的怒火也在这一击之下一同烟消云散。
准确得说,这种攻击似乎是将慧剑之中折射的自己七情六欲都一起斩灭。
短暂的升华与解脱之后,哈奴曼终究是看清了眼前的景象,虹桥的尽头,佛光和云海起灭之内,矗立着四座须弥山般的轮廓。
持国天王怀抱的琵琶正在自行弹奏《妙法莲华经》。
增长天王的宝剑尚未出鞘,但哈奴曼却应激似也得谨慎呲牙。因为刚刚那慧剑的攻击定是来源于他处。
广目天王肩上的赤龙正吞吐着红莲因果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