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下河流走向、汛期,每一条河流的治水方略都有所不同。
有要疏通的。
有要修筑堤坝的。
还有要修建引渠的。
反正都因地制宜,既能治水又能有利于农业发展。
这个姓裴的,定是下了不少功夫。
只要益州能根据这个治水方略,在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将措施一一落到落到实处,实在是造福黎民百姓的无量功德。
别说十年了,百年都能管用。
不过,这样一来,也就挡了各位大老爷的财路了。难怪各位大老爷全都反对,全都不情不愿的。
想到这些,师爷扇子都扇得敷衍起来。
“大人,说到底也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益州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庶,大人的官途自然更加顺遂。说不定,将来还能去当京官,封侯拜相呢!”
师爷嘴甜,周刺史听了心里总算好受一些。
“算了,封侯拜相什么的本官也不指望,那京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哪有咱们在这里天高皇帝远,自由自在?咱就想着这堤坝修好了,收成好一些,收的税自然就高一些。嘿嘿,此处不来钱,自有来钱处啊!”
这么一想,周刺史脑子又活泛了。
觉得天也没那么热了。
只要他还在益州这地界上,总能想办法变出钱来的。
河道上。
孙中怀赤脚,卷着袖子刚干完活,被老赵头拉着上来喝水。
“大人,日头烈,快歇歇吧。”
老赵头心疼自己少爷。
少爷是读书人,从小拿笔杆子,什么时候抡过锄头杆子了?
孙中怀晒黑了,不过人也健壮了不少。他优雅地喝了水,手掌搭在额上扫视一圈河道。
水灾过后,百废待兴。
好在百姓们拿了赈灾钱粮,都感念朝廷的好,如今得知要修水利治水,一个个全都自告奋勇,趁着农闲时间全都来帮忙。
“按照这个进度,不出三年益州就能一改往日水患成灾的面貌,成为粮食盛产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想象中的丰收场景。
老赵头憨厚的脸上带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