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击溃上万海贼的势力,岂是安分守己之人?
两边各说各理,争论了很长时间。
最终,郑家家主郑极采纳郑橡父子建议,想着来往做些生意算了,毕竟安锦荒僻,不值得动用大军。
上半年,郑橡来到安锦,商议和谈、通商之事,并开启物资来往,便是执行家主决议,其中并无欺诈。
本来事情弄得好好的,咱们都准备归还俘虏、船只了,安南朝廷却突然变卦。
我们赶到安兴县时,郑橡已经返回升龙府,另找其他官员打听,俱都懵然无知,说不出变卦缘由,但兴兵攻伐之事,绝对千真万确。
据可靠消息,领兵之人乃是郑极长子郑檀,所携大小船只三百艘,兵丁万人,规模比去年打郑橡那场,可要大多了。
估摸着日程,最多一月便能抵达安兴,稍作整顿,就会出海作战。
留给咱们准备的时间,也就一个来月。......
听邵明伟等人汇报安南用兵情况,李、周二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反转来的不仅突然,力度也比预计大得多。
郑家疯了吗?非要与华兴打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
从年初开始,安锦便进入快速发展期,不仅采煤工作步入正轨,房屋建造、军队扩张、商业发展均有长足进步。
首先是人员方面,在击败安南军队的衍生效应加持下,前来安锦务工、经商人员增长迅猛,截止到秋末,已经接近万人规模。
在此基础上,开拓团扩编至四个营,符庆、杨宽、李长林、林金友均升任副营长,营长则由王兴、梁勇,以及新来的许金旺、秦立强担任,其中王兴、符庆所在的一营,为开拓团警卫营。
随着来安锦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难免会鱼龙混杂,闹出各种各样的事端来。
李政成立警卫营的目的,就是要给兄弟们配备一批精干护卫,充当贴身保镖。
由此一来,开拓团的主力部队扩张至两千人左右,防卫力量大大加强。
其次是市区建设,在魏建雄、乔山虎的组织下,一排排房屋整齐排列,已经初具规模,虽然赶不上人口增加速度,但也让众多务工人员看到希望,干起活来个个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