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局有什么建议?”周成业问道。
白子繁道:“你可以直接问她的条件和要求。”
做生意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没必要藏着掖着。
周成业觉得白子繁说的有道理。
宋书晚在这件事中处于主导地位,她有勇气到省城找他,足以说明她对这件事非常的了解。
周成业听取了白子繁的意见,私下找了宋书晚。
宋书晚对于周成业私下找她有些意外。
而且还是因为竹林的事儿。
“周厂长,竹林的事儿也不是我说了算,你应该找村长。”
周成业笑着道:“你在村长面前也能说的上话,我来找你也是一样的。”
宋书晚意外周成业怎么突然变聪明了,或者说刚才孙兴学的表现太明显了。
不管怎么样,周成业单独找她谈也好。
孙兴学没有接触过这些,许多东西未必了解,反而会被周成业带到坑里。
“周厂长,其实我刚才也和村长商量了下。我们可以低价收租金,但是必须要拿分红。”
“月岭村是什么样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村民赚钱的途径太少了。如果只拿租金,也解决不了村民的贫困,但如果入股拿分红就不同了。”
周成业惊诧宋书晚居然能懂这么多。
但这个要求确实过分了。
“姑娘,这村里少说也有一两百户人吧!要是每家每户都有分红,那我们还赚什么啊?这要求太苛刻太高了,我没办法答应。”
宋书晚当然清楚周成业不可能答应这个要求。
她笑了笑:“周厂长,还有一个方案,那就是每平米的租金高点,给村民们安排工作。竹林租下后也需要人打理,这里的村民世代种着竹子,他们懂得怎么种。”
村民有了工作,也就有了分红。
宋书晚清楚如果她出面把竹林都租出去,可是月岭村的村民只拿到了一点租金,那么他们一定会背地里议论她,觉得她拿了最多钱。
可是如果让村民们也都拿到了满意的钱,那心态就会有了变化。
小恩小惠或许能让人感激。
但如果十年都只拿一点点小恩小惠,那就未必了。
宋书晚又道:“还有我自己也想入股,投资入股,投资本金的30%。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