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一个人独处,有家人陪着的日子,显然会更加开心。
转眼间,就到了年跟前。
凌家过年的一应用具,往常都是卫诗云一手操办的。
今年也不例外,还是她负责采购。
至于之后的伙食,都是李秀娥掌勺的。
赶上两家人聚在一起,掌勺的人就变成了赵荷花。
饭后,赵荷花就说起正事。
“弟妹,跟你说个事。”
“你说呗,我听着呢。”
卫诗云正在塞红包,听见赵荷花的声音,就顺嘴接了下来。
看她这样,赵荷花也不纠结,索性就全部说了。
“是这样,年后,我们就要搬家了。”
“新家那边,已经全部修缮好了,就等人住过去就行。”
“趁着大家都在,我把这事一说。”
赵荷花的声音落下去以后,热闹的客厅顿时安静了一下。
也就两三秒,又变得沸腾起来。
最先开口说话的,自然是李秀娥和凌大山。
“房子都买好了,不住放着也是浪费。”
“年后搬过去也好,那会儿也都能过去搭把手。”
“但小武小文他们几个,上学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只听老两口话里的意思,是早知道,赵荷花和凌保家买房子的事。
当然,这事在家里不是什么秘密。
年前买房子的时候,赵荷花就来商量过这事。
之前他们住的院子,都知道是卫诗云出面租下来的。
如今要搬走,最先知会的就是卫诗云。
一家人,就该说的清楚明白。
在知道,赵荷花和凌保家,买了新院子的时候,卫诗云就是极力赞成的。
想在首都站稳脚跟,只是把孩子的学籍转过来没用。
以后要想长远发展,还是得在这边有个安定的家。
往后会是什么发展,现在也没有人清楚。
但,家在哪里,根就在哪里,这也是老传统了。
所以,赵荷花说起买下房子,卫诗云还是送上了一份大礼的。
但新买的院子,也是有点老旧的。
为了方便入住,就请了施工团队,把院子里里外外翻新了一遍。
到了年后才施工结束,也在凌家人熟知的范围内。
现在赵荷花提起搬家的事,李秀娥和凌大山,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上学的问题。
只要不耽误孩子念书,搬家啥时候搬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