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他们就把这山坡的木薯杆捡得差不多了。
一共捆了两大捆。
万广柱取了扁担,把木薯杆绑在了扁担两头,他伸手握着扁担,掂了掂扁担的重量,大概有一百多斤。
跟谢衍猎的那头野猪重量差不多。
“三弟,我们一人扛一段距离换着来?”万广柱提议。
谢衍没有什么意见。
“姐夫担木薯,我扛野猪也行。”
这头野猪跟昨天扛回去的牛相比,还是比较轻的。
他自己扛到家,也没有什么问题。
都是一家人,在这点小事上也没有什么好多商量的,反正边走边看呗。
小主,
姜绾捡了一串没被啃过的木薯,与姐姐一起下了山。
在下山的路上,她看到不少盛开的花,拿着小锄头,挖了不少的花在背篓里面。
姜宁也挖了一些野菜,还有这个季节特有的一种发苦的竹笋。
姐妹两人也都满载而归。
他们又花了一个多时辰,这才回到村里。
村民们看到谢衍扛着的野猪,忍不住心生佩服。
看看,这就是高手,随便出门一趟,回来就吃不完的肉。
村民们心中佩服,却也不会有人嫉妒或者眼红。
因为老姜家的关系,他们现在过的生活,已经比以前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了。
虽然说现在住的这个地方,想要去城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但是他们也没有生活在原来村子那样的压力。
现在他们有很多的田,但是却不用交税。
不用担心家里的男人被抓走服兵役,住着的大房子也不用担心有小偷,强盗之类的。
家里的孩子,还能去学堂上学,而学费只是一些家里的粮食,或者是一些青菜而已。
生病了还可以找姜家二娘子帮看,平时跟着他们强身健体,精神倍好……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生活是哪哪哪都好。
有这么好的生活,大家还不知道感恩戴德的活着,还有事没事的去嫉妒别人,那绝对是脑子有病。
很显然,在村里有姜绾这个神医坐镇的情况下,全村老小的脑子都很正常。
“小绾啊,你昨天说自己用黄豆做酱油的,我拿一百斤黄豆能做一百斤酱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