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家堡,大家都围着小红糖转,得知小红糖在学堂表现不错,并且愿意继续去学堂……全家人都松了口大气。
特别是唐林氏,差点就激动的烧高香拜菩萨了。
要知道,前几天临近开蒙的时候,小红糖可是用上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拒绝去学堂……
一家人给小红糖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宴席。
最后大家问询小红糖有什么诞辰愿望。
父亲唐清风表示愿意买新衣裳,二叔唐清云表示可以带她骑马,舞剑。唐林氏表示可以给她买吃的。唐老太爷表示,你想什么都可以……
但是,小红糖却在所有人的注目下,鼓足勇气走到谢安身边,拉扯着谢安的衣袖,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小爷爷,我想你送我去上几天学。行不行啊?”
全家哗然……
谢安都感到十分的窘迫。
不是……你撇下一家人的愿望不要,跑过来找我这个半路的小爷爷,只是为了送上学……如此的胳膊肘往外拐,让我这个外来的爷爷,很难做啊。
就在谢安想着如何婉拒的时候,唐清云忽然哈哈大笑,“小红糖越来越懂事了。愿望都是想着上学,好事啊。五弟,你看着办。”
“既然大哥都这么说了……弟自是欢喜的。”
“嘻嘻,谢谢小爷爷。”
既然答应了小红糖,谢安自然在唐家堡留宿。晚上还去中庭院和唐老太爷喝酒畅聊到深夜,才回到自己的院子休息。
翌日,一大早。
门外就传来小红糖的声音。
“小爷爷,快,要迟到了。”
“我怪……天都还没亮,你这是……干嘛!?”
谢安赶忙起床洗漱,然后拉开们,看见小红糖穿戴整齐,还挎着个单肩的小布袋。
大乾没有书包一说,男子盛行书箱,笈。而女子多挎个小布袋。对于小红糖来说,布袋子里装的当然不会是书籍,而是大把大把的牛轧糖,以及其他水果等。
刷。
小红糖一把拽住谢安的手,跟个小大人似得,“快走,我答应过苏先生,要第一个赶到学堂的。”
谢安看了眼东方天空里的一点鱼肚白,嘴角抽抽。
你这书包里连一本书都没有,也不像是认真好学的样子啊……这姿态摆的。
出门的时候,还把唐林氏感动的眼眶翻红,觉得小红糖才开蒙就这么勤奋好学,将来必成大器。
实际上,唐林氏真想多了。
谢安也发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来到街上,小红糖先是去吃王大娘的包子,再去吃李大爷家的豆腐脑。然后等到集市开了,溜进去布坊买新衣裳,还有糖人……而这一切,毫无例外谢安买单。
难怪小红糖许愿的时候拒绝了家人的示好。
原来是小红糖知道家人对她严格,讨不到多大好处。而谢安这个小爷爷就不同了,选择小爷爷就等于……所有的都要了。
谢安:“……”
这小丫头片子,精灵鬼怪的很啊。
纵然如此,小红糖还是第一个赶到学堂的。得到了苏先生的夸奖……来自先生的夸奖,可比家长的管用许多,直把小红糖高兴的不行。
这丫头,简直把谢安给整的无语了。
谢安自然守在外面,闲来无事也听着那位苏先生讲课。
“昨天,讲了一大概,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圣人……”
谢安感觉这位苏先生讲的通俗易懂,能让孩童听得懂,但是又加入了独特的见解。很是有感觉。
特别是苏先生最后讲到:
“圣人留下璀璨的文明,供后人开启蒙昧,增长智慧,或陶冶性情,历时千百年积累,去伪存真,才有了人类如今的思想。圣人距离我们很远,可是我们每次翻阅书本,阅读圣人语录,却又感觉他们距离我们很近。待得你们读书万卷,行路万里,便会明白……人生一世,圣人渡不得你,而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圣人。”
平静如春风的话,却触动着谢安。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圣人。
往后数日,谢安每天都接送小红糖来学堂。刚开始的时候谢安只是坐在凉亭外面的石凳子上,听着里面朗朗上口的读书声。
到了后面,谢安会站在凉亭的门窗外,近距离的聆听苏先生讲课。
甚至,每次听讲的时候,谢安会很认真的看着这位苏先生。就像回到了前世课堂的时候。
时间,很快来到了除夕。
这天上完课,谢安带着小红糖要离开。却见苏先生走了出来,淡淡的冲谢安道:“你若是喜欢听课,来年可在最后排添一张书桌。”
谢安:“……”
自个五十有三,和一群五六岁的孩童一起上课?
苏先生却说,“少儿好学,如日出之阳;壮儿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
“谢苏先生。”
谢安只觉这位苏先生有股子说不出的儒雅和丘壑,并未拒绝。道了声谢便领着小红糖离去。
片刻后,凉亭彻底空旷下来,只剩下苏先生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屋檐下。
直到,一个脚步声传来。
“小姐,你让他来加一张书桌……”
来的是雨荷,抿嘴笑个不停。
苏先生道:“你笑什么?”
雨荷还是笑个不停,“他就是谢安,我侍奉的老爷。之前跟你讲过的。而且,我百分之八九十可以确定,炼尸堂一直寻觅不得的仙宝,就在老爷手里。”
苏先生沉静的眸子里,终于有了一丝波动,“这等大机缘……竟然落在了他的手里……看来这小小的青乌县,还当真不可小觑了。
你的伤恢复的如何?”
雨荷说:“恢复好了。我该回到老爷身边去了。”
其实雨荷早就回到青乌县了,只是因为伤势没恢复,怕被谢安看出异样,就一直没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