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毕竟久居高位,深谙处事之道,这丝诧异转瞬即逝,迅速调整神色,立刻回应道:“谨遵帝君吩咐。”
纪由微微点头,又补充道:“再叫点出名的诗人。”
他说完一系列要求后,假模假样地开口道:“最近很忙吧,三郎,大唐在你的治理下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万国归附,好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啊。”
一个平民要是能出生在贞观之治末,活八九十岁,去世于开元盛世末,在封建王朝中简直爽翻了。
李隆基并未顺着纪由的夸赞顺势吹嘘自己的功绩,而是神色诚恳,虚心地向纪由请教起来。
小主,
他接连抛出了一系列问题,涵盖了边疆威胁如何应对、权臣之间怎样制衡、经济发展的策略、吏治整顿的方法等诸多关乎大唐兴衰的重要方面。
纪由听着李隆基这一连串的问题,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
李隆基在年轻的时候确实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帝王,心中对国家的治理有着诸多的思考和担忧。
纪由:“解答。”
翠花便熟练地操控着机器人,顷刻间,带着机械质感的声音响起。
“土地兼并问题已现端倪,自耕农减少影响府兵制与税收,需推进检田括户等政策维持财政稳定。”
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说着,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工部官员瞪大眼睛,神器不愧是神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吐蕃在开元年间频繁进犯河西、陇右,需调配将领加强防御,注意军费开支与边防布局消耗国力。”
“突厥毗伽可汗继位后逐渐复兴,现在正值其整合漠北诸部之际,北方边防压力骤增。”
“关中地区粮食供应依赖江淮漕运,需优化物流以保障京师粮食安全。”
“平衡世家大族与寒门士子的利益,防止吏治腐败,加强对刺史、县令的考核,避免‘户口流散’‘赋役不均’等地方治理问题动摇统治基础。”
纪由很满意这种废话文学。
看似说了很多,实则什么都没说。
这样才不会更改大唐发展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