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进入长安

......

十二月十三日。

黄巢一脚一脚地走过满地的鎏金铜瓦,身上穿着赭黄色的龙袍。

这种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颜色,从他在院子里说出那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起,现在终于变成了真的。

道士杜光庭挥了挥拂尘,一卷染着朱砂的丝帛一下子飘了起来,展开后上面写着 “金统天命” 四个篆字。

十万起义军整齐列队,手中的刀戟重重地敲击着地面,那声音震耳欲聋,声势浩大。

在众人的注视下,黄巢高声宣布:“国号大齐。”

紧接着,又掷地有声地说道:“建年号为金统。”

翠花赶紧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

【翠花:反抗压迫短暂成功了一下,这个年号很有含义啊】

的确,这 “金统” 二字,似乎与那起义民谣 “金色蛤蟆睁穷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有着某种联系。

自古以来,无论是起义还是王朝覆灭,总会出现一些谣谶之语。

就像西周周宣王时期流传的 “月将升,日将浸。糜弧箕服,几亡周国”。

从那时起,谣谶便频繁地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之中。

秦末的 “大楚兴,陈胜王”,王莽与刘秀时期更是有诸多相关谣传,隋朝的 “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

以及元末的 “莫道石人一只眼,搅动黄河天下反”,这些谣谶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局势的变化。

黄巢完成登基大典后,便开始了首次大朝。

长安城中原本有官员 1896 人,然而,此次前来上朝的却总共不到三十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巢看着空荡荡的朝堂上站着这寥寥数位官员,“挨家挨户通知,朕等得起。”

一旁的将士们立刻领命,匆匆退下。

官员的缺席,不仅是对个人权威的挑战,更是对新建立的大齐政权的轻视。

黄巢绝不允许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他要让所有人都明白,如今的天下,已经是大齐的天下。

他才是这天下的主宰。

随着侍卫们的离去,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黄巢微微向后靠在华丽的龙椅上,“给诸位大人赐座。”

那几个战战兢兢站在堂中的官员,听到这话,才敢小心翼翼地坐下,大气都不敢出。

一个时辰转瞬即逝。

一名将士神色慌张、担惊受怕地匆匆走进朝堂,单膝跪地,声音颤抖地禀报:“陛下,那些官员…… 一个都不来,臣已经挨家挨户通知过了。”

黄巢听闻此言,眼中寒光一闪。

这群门阀士族敬酒不吃吃罚酒。

平日里仗着家族势力作威作福,如今新朝初立,竟还敢如此轻视自己,真他妈是给脸不要脸了!

这些官员背后是盘根错节的门阀势力,他们的抗命不遵,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挑衅,更是对大齐政权的公然蔑视。

如果不采取强硬手段,日后这政权如何稳固,自己又如何能号令天下?

黄巢是真的动了杀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与狠厉。

那些抗命不遵的官员,不过是他向天下人展示铁血手腕的开始。

大齐绝不是软弱可欺的,任何敢于挑战权威、蔑视新朝的人,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他要用鲜血来扞卫大齐政权的尊严,用残酷的手段来树立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

黄巢在决定之前侧头看了眼身旁纪由的表情。

纪由察觉到黄巢投来的目光,抬眸,目光与黄巢交汇。

“斩。”

对待这些冥顽不灵、公然抗命的官员,无需留情,唯有铁血手段,方能震慑四方。

名门望族世代门阀不干有的是人干。

少一个官员朝堂转不起来了?

少几个官员国家要灭亡了?

什么四世三公,都他妈土鸡土狗,有鸡毛神圣感?

大道至简,刀下难道还比别人多一条命?

黄巢站起身大喝一声:“传令下去,三品以上官员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门阀世家,你们的礼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