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天险可守,在城墙的正前方,一马平川。
城墙看上去非常简单,甚至只是将咸宁府围起来四分之三,还有四分之一没有城墙可守。
在四周,有几座塔楼。
与天津大沽口要塞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卫城,只有一条护城河。
现在刚好是多雨的季节,护城河的河水高涨。
在护城河的两旁,建造了不少防御工事。
陈杰刚占领咸宁府的时候,这里的防御工事,其实很简陋。
张大同率军出城迎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咸宁府的防御并不好。
一旦遭遇火炮的袭击,很容易被打崩。
不过,
随着西门堂驻守咸宁府之后,陈杰安排了百姓和俘虏,将护城河加宽了。
同时,
在城门的正前方,连续增加了三道防御工事,挖了五道防线的战壕。
并且,
在咸宁府周围的主要通道上,以‘Z’字型,扎了很多扎马,防止骑兵的冲锋。
战壕的两侧,埋下了不少地雷。
只要叛军发起冲锋,将被五道防线阻挡。
现在驻扎在咸宁府中的军队,只有西门堂之前的一万精锐部队,以及辎重部队的五千人。
郭封,林睿,蒙英等人的军队,已经被陈杰安排从风波亭出发,前往咸宁府二十里之外的一处山谷驻扎。
他给大乾兵部几位将领的说法,是让他们率军在外围埋伏,一旦开战后,可以进行外围包抄。
到时候,
只要大乾兵部的军队,抄了叛军的后路,就可以来一个‘一锅端’!
这样的安排,让郭封等人欣喜若狂,求之不得。
当然,
陈杰目的很简单,就是将他们都支开,避免西门堂在守城的时候,受到干扰。
如果让他们一同守城,不仅到时候无法给西门堂提供帮助,甚至很可能添乱。
由始至终,
陈杰都没有想过依靠大乾兵部的人马,也没有指望这些人能够挡住汉王李贲的叛军进攻。
阿蛮率领的两万大军,陈杰已经让他们驻扎在咸宁府的两翼,随时准备合围。
这一次汉王李贲来势汹汹,几乎将自己麾下的精锐部队,全部出动。
另外还带来了五十门刚到的东洋重炮,其中更是有一万精锐重甲骑兵。
加上董川和孙忠的残部有两万人左右。
一共超过了二十万人,其中还不包括充当炮灰的五万府兵。
从汉王李贲摆出的阵仗,可以看出,他是打算与西门堂进行一场大决战。
他似乎也明白目前的处境。
如果不将西门堂干趴下,他就没办法北上,也无法进攻金陵。
在襄阳一带,西北宁王李牧的大军,虎视眈眈。
李贲没得选择,唯有决一死战,才有一线生机。
因为他知道西门堂的火炮非常强,所以特意从东洋人的手中,弄来了一批重炮。
一旦遭遇了西门堂的炮袭。
那么,
汉王李贲麾下的重炮,将与西门堂的火炮进行对轰。
咸宁府外围防御工事的左翼,陈杰安排了许小刀的特战团第二大队,配置了三百门迫击炮和二十把重机枪。
右翼则是刘二狗的特战团第一大队,与许小刀麾下同样的火力配置。
阿蛮的主力部队,在外围五公里的距离埋伏,随时接应。
同时,
陈杰派出了特战团的侦察连,在咸宁府外围八公里处刺探军情。
一旦发现叛军驻地出动了重甲骑兵偷袭的话,侦察兵将发射信号枪。
陈杰站在咸宁府最高的瞭望塔上,负责战局总指挥,调遣兵力。
随着火力配置到位,一切准备就绪。
只等着汉王李贲的大军出动,就可以开打了。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汉王李贲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身先士卒,喜欢亲自带头冲锋在第一线。
不过,
这一次他似乎感受到危机,竟然没有骑着战马冲锋。
像现在这样站在大后方,指挥军队作战,让他有点不习惯。
没办法,
自从进入了热武器时代后,他不敢继续带头冲锋了。
子弹和火炮的威力太强,武功的战斗力被削弱到了极限。
他抬头看着咸宁府城墙外围的五道防线,感觉这一仗,不好打!
呼——!
汉王李贲深吸一口气,抛开脑海中混乱的思绪。
现在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既然已经来了,自然要开战。
“第九军,出发!”
随着汉王李贲的一声令下。
叛军第九军的轻步兵一万人,朝着咸宁府发起了冲锋。
虽然汉王李贲昨晚,找董川和孙忠两人,详细了解了一些西门堂的战术。
他清楚西门堂的火炮非常恐怖,对此不敢有任何掉以轻心的想法。
不过,
他毕竟没有经历过铺天盖地的‘炮袭’。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