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三百二十章
天气 阴天,闷热闷热的 心情 原来如此
孝祥回忆改革事,
树敌众多遭排挤。
被逼离国心有恨,
灭族之仇记心间。
今天这鬼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整个成都府就好像被丢进了火炉,到处都弥漫着一股黏腻的热气。
我在南宋给大理使团安排的庭院里踱步,本想寻个凉快地方,不经意间瞧见张孝祥独自在不远处的凉亭里喝着酒。
我抬脚走过去,张孝祥眼尖,立马起身行礼,脸上带着几分意外和恭敬:“陛下,您怎么来了?”
我笑着摆摆手,语气轻松:“这天热得慌,看你在这儿喝酒,我就来凑个热闹,一起解解暑气。”他连忙笑着让座,脸上的笑容透着几分文人的儒雅,又带着点似曾相识的热络。
我俩坐下后,先随意聊了聊这恼人的天气,喝了几杯酒,酒水下肚,气氛也热络起来。
我想起昨晚那场闹剧般的晚宴,便开口问:“孝祥啊,你说昨天赵惇设宴,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张孝祥放下酒杯,神色平静,稍作思考后说道:“陛下,依草民看,宋光宗赵惇大概率是想在吐蕃使者没来之前,和咱们大理先达成初步的结盟意向。只是他没料到周必大和赵汝愚会酒后乱言,把场面搅得一团糟。”
张孝祥还是自称草民,这家伙几年了还是不愿意称臣,好在他说的是咱们大理,这让我心里也舒服了一些。
他说这话时,眼神清澈又笃定,我微微点头,心中暗忖,这和我猜的差不多。赵惇这如意算盘打得倒是响,只可惜手下人似乎不怎么把他这位新君放在眼里啊。
我看着张孝祥,又抛出一个问题:“那你对周必大和赵汝愚这两人,了解多少?”
听到这话,张孝祥的脸色瞬间变了,原本带着笑意的眼睛微微闭上,脸上浮现出痛苦和挣扎的神色,像是被回忆拽进了一个黑暗的深渊。我没有出声催促,只是默默给他倒了杯酒,静静等他开口。
过了好一会儿,张孝祥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满是沧桑,深吸一口气后,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一开口,竟从他的出生说起。
“陛下,臣是京西南路张家的人,不过是旁支子弟。那时候张家早已没了往日的辉煌,家道中落。臣凭借科举一举成名,当时,整个张家都觉得盼头来了。”他说这话时,眼神里闪过一丝追忆,像是想起了当年家族里那些充满希望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