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月燕”鞭法清晰,步法稳健,鞭随身转,亦随步换,收放自如,快而不乱,有诗赞曰:
七节一抖放亮光,架拨抽打走四方。
前打浪子踢球式,后打背锏披脊梁。
左打跨虎蹬山脚,右打片马扣里裆。
上打朝天一柱香,下打黑狗滚地躺。
金丝盘头养脑力,缠肘舒胃养心肠。
拦腰围蛇通三气,分水提步好良方。
元稹《野节鞭》写道:“神鞭鞭宇宙,玉鞭鞭骐骥。紧綛野节鞭,本用鞭赑屃。”
这里,再用刘禹锡《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形容“鞭”道: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北冥小白、吕珑看到西野使展现的武功后,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山海经》记载的西王母形象。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第十二卷·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山海经》第十六卷·大荒西经:“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关于西王母“蓬发戴胜”的形象,晋郭璞注说:“胜,玉胜。”
清毕沅校:“戴胜,言其民俗尚此饰也。”
近人袁珂《山海经校译》:“戴胜,一种玉饰。”
《汉语大字典》:“古代妇女盛妆的一种首饰,一名‘华胜’。”
到后来,戴胜借指西王母。《文选·张衡》:“戴胜愸其既欢兮,又诮余之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