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各个郡县的国营作坊,也全都应用了将作府传下的“分工协作”。
朝廷只需将曲辕犁的制作明细,以及各个部件的统一尺寸,下传到各个郡县的国营作坊,并诏令暂时全部转而开始制作曲辕犁,想来应该能在春耕之前完成!”
“太傅此言差矣!”
袁逢站出身来说道:“想要推广曲辕犁的话,制造速度并非什么难事,其真正的难点,便在于那曲辕犁的犁头,至少需要三斤上等精铁方可。
如今,我大汉境内,编户齐民者,有一千三百万户,人口约有六千万,再加上移民屯田所需。
这曲辕犁想要全面推广的话,至少需要制造一千五百万张方可,其中所需精铁,便是四千五百万斤。
各地官府,如何能够拿的出那么多精铁?”
听到这话,陈蕃不由皱了皱眉头,随即沉声道:“如今,距离铁器私营,已经过去半年之久,新兴起的铁器作坊,至少有两百多处!
据老夫所知,即便是其中规模最小的作坊,其每日产出的精铁,也都在三斤以上。
再加上你袁家的作坊,想要在春耕之前,生产出足够的铁器,应该不难吧?”
袁逢摇了摇头,道:“太傅此法,看似可行,但您却忘了,那些私营作坊,都是要盈利的。
现如今,一斤精铁的售价为一千钱,官府若是花钱的收购的话,那制造一张曲辕犁的成本,至少就要三千二百钱左右。
试问,如此高的价格,又有几个百姓买的起?”
“这个嘛……”
听到袁逢的质问,陈蕃也不禁皱了皱眉。
他此前只想着推广曲辕犁的好处,倒还真是忽略了这一点。
如今,百姓们的日子,虽然比过去好过了一些,但大多依旧处于温饱状态,能够拿的出那么多钱购买曲辕犁的人,还真是不多。
思虑片刻,陈蕃看向袁逢,语气带着几分请教,“敢问袁太仆,这一斤精铁,成本需要多少钱?”
“一般其他作坊的话,每斤成本,大概需要四百钱左右!”
袁逢如实回道,但其话里,只是提到了其他的普通作坊,至于他们袁家作坊的生产成本,则是被他有意的忽略了过去。
“既如此,那就诏令各地官府,只以成本价收购那些作坊的精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