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控制这一切,是杜鲁门的错误。
“混乱就要用混乱来‘清理’。”
杜鲁门无法掌控这一切。
既然如此,那就掀翻棋盘。
把这些陷入疯狂的家伙们,从地图上统统抹去。
“贝隆。”
“是,先生。”
“这次行动很简单。”
武器倾销?
行。
英国和德国的武器产业?
也行。
但杜鲁门决定把一切都推翻。
战争(WAR)。
杜鲁门只确定一个目标。
“往巴尔干半岛尽可能多地输送武器。”
听到杜鲁门的话,贝隆倒吸一口凉气。
“您的意思是……”
“没错。现在倾销只是手段。到处播撒火种。”
要像让火药库熊熊燃烧那样,华丽地播撒火种。
一直播撒,直到烈焰焚天引发爆炸。
世界大战?
这个世界的人们甚至还没有 “世界大战” 这个概念。
他们还没经历过这个地狱深渊。
战争,对他们来说就像一场运动。
对普鲁士人来说,战争是荣誉。
年轻人会为了铁与血而狂热,为了荣誉不惜牺牲生命。
而成年人则会把这些年轻人推向战场,让他们为荣誉而战。
“列强们一直没能夺得霸权,早就心急如焚了。他们只想着胜利,似乎早已忘却失败的可能。”
“您是说要把时机……提前?”
“他们对战争的幻想太过浓厚。贝隆,对欧洲列强来说,战争就是金钱,也就是赔款。”
只要做好准备。
即便杜鲁门不推动,他们也会自己走进战争的深渊。
“我要利用这一点,给他们煽风点火。”
杜鲁门表情冷峻。
“德国必须崛起。必须成为欧洲第一的强国。”
煽动。
更加用力地煽动。
只要营造好环境,战争就是必然。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退缩,并非是因为不想打仗,而是因为准备不足。
其实大家内心都渴望战争。
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半岛?
简直可笑。
实际上,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已经是一个陷入战争狂热的火药桶。
而引发战争的小小火种。
为此,杜鲁门已做好引发混乱的准备。
这个被疯狂笼罩的时代。
帝国主义要用帝国主义来对抗。
不知不觉间,他心中的帝国主义萌芽已茁壮成长。
“机关枪、铁丝网、潜艇都已经研发出来了。”
有这些就足够了。
没必要等到高质量的武器体系出现。
总体战。
凭借物资就能决出胜负。
‘唉,这么说你可能也不太明白。’
贝隆也没办法。
毕竟这个世界还没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恐怕连数百万人、数千万人相互厮杀的战争场面都无法想象。
他大概会觉得杜鲁门所说的行动,不过是欧洲一两个国家打打杀杀,然后签订个条约就结束了。
这就是这个时代对战争的普遍认知。
“啊,董事长。”
“嗯?”
“杜鲁门董事长。”
“你干嘛一直叫我?”
听到贝隆的呼唤,杜鲁门转过头。
贝隆看着他,微微一笑。
“接下来一段时间您不能外出。”
“啊。”
安全意识淡薄。
杜鲁门董事长一直如此。
同样的错误犯三次以上,就该算是一种病了。
如果这种病无法自愈,那就只能强制治疗。
我已经事先征得平克顿侦探事务所和特勤局的同意。
贝隆决心要履行职责。
“……那个。”
“拒绝无效。”
贝隆表情严肃。
他实在是受够了杜鲁门的粗心大意。
这是为了您好。”
贝隆的脸上满是坚定。
他对这位粗心的老板有点生气。这次,杜鲁门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