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巴黎的黑暗:能源匮乏与国家命运的悲叹

这可不就是“蓝水行动”嘛。

原本“蓝水行动”是要自己创造机会。

“那就好好地大干一场吧。”

>>>

[锅炉消失的法国,民众必须熬过即将到来的寒冬。粮食短缺,石油短缺,煤炭也短缺。俄罗斯封锁了石油和煤炭,美国也切断了生命线,世界正走向地狱。冬天来了]

法国媒体纷纷喧嚣,向民众散播恐惧和冲击。

每当飞舞的报纸在空中散开,民众就会因恐惧而颤抖,展开报纸的手也越来越沉重。

“……好冷啊。”

现在是秋天,冬天即将来临。

家里需要锅炉取暖,但没有煤炭,由于俄罗斯对各种自然资源实施禁运,连木材都短缺。

短缺的不只是石油和谷物。

虽然石油和谷物引发了剧烈的市场波动,但俄罗斯禁运的其他自然资源,也同样严重消耗着民众的生命力。

哈……

德尔卡塞部长来到法国财政部上班。

在行驶的马车里,窗外街道的景象无比阴沉。

民众的脸上满是忧虑,食品店前排起了长队。

“先生,据说有一家商业银行发生了挤兑事件。”

“挤兑?”

德尔卡塞皱起眉头。

在实施高利率政策的当下,按说不该发生挤兑这种事。

“原因是什么?”

“由于物价急剧上涨,民众纷纷要求提款。目前只是宣布了利率上调,中央银行还未实际提高利率,不是吗?”

“在这短暂的缓冲期内,民众的不安情绪引发了挤兑事件?”

“应该是这样。”

太糟糕了。

现实太过灰暗。

完全不知道美国在想什么,英国和德国也忙着寻找自救的办法。

实际上,如果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施禁运,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如此地步。

问题出在南美洲。

“巴西和阿根廷实施禁运,这可真让人头疼。”

“不,他们不是实施禁运。”

准确地说,南美洲国家并没有完全禁止出口,而是“限制”出口。

这手段太明显了,一看就是在搞小动作。

“那些该死的南美洲家伙,竟然想自己决定谷物价格,还大张旗鼓地行动。”

“这就是垄断啊。”

“世界已经疯狂了。”

俄罗斯关闭了出口大门。

美国忙着养活本国国民,干脆彻底封锁了谷物出口。

杜鲁门支持的嘉吉公司(Cargil)垄断了美国70%的谷物市场,同时也垄断了东亚谷物市场,但即便如此,现在连维持本国市场都很困难。

毕竟,古巴、菲律宾、倭国和棒子国在实际上都被当作美国的领土,美国选择用谷物作为手段,将它们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完全的同盟。

德尔卡塞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如今的法国毫无办法。

“哈……”

情况糟透了。

没想到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禁运措施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更没想到全世界会陷入这种自私自利、纷纷封锁出口的局面。

德尔卡塞自责不已。

他抱怨自己的不幸。

“该怎么克服这个难关呢?”

最终,除了召开财政部长会议,别无他法。

巴黎,财政部大楼

德尔卡塞怀着这样的想法,在法国财政部工作了一整天,直到深夜才下班。

他走出大楼,再次发出一声叹息。

法国巴黎的前景一片黑暗。

德尔卡塞摇摇晃晃地在台阶上瘫坐下来。

“啊啊……”

光明之城,这是巴黎的别名,也是象征巴黎的称号。

灯火辉煌的巴黎比任何城市都美丽,令人感动。

但现在,这里没有光明。

“……这座城市已经没有梦想,也没有希望了。”

一片漆黑。

仿佛上天在预示着法国的未来。

由于煤炭短缺,火力发电的发电量逐渐下降,各种发电站无法正常供电。

就连从石油中提取的煤油也短缺,民众无法生火照明。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光亮。

政府机关和富人居住的部分城区依然灯火通明。

但巴黎能有多少富人呢?

城市的大部分地区都被黑暗笼罩。

即使有光,也是微弱而黯淡的。

大概是因为没钱,所以用不起电。

家庭预算紧张,买不起煤油。木材也短缺。

还不如把钱用来买昂贵的粮食,勉强维持生计。

中产阶级的情况稍微好一些。

但底层民众正在走向死亡。

“啊……”

德尔卡塞意识到。

他的祖国……

法国正在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