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安听得眼睛都亮了起来,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大唐上巳节时热闹非凡的场景,那些身着华服的男女、波光流转的曲水、吟诗作对的文人,还有在草地上肆意玩耍的孩童,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不禁心驰神往,由衷地感慨道:“真没想到古代的上巳节这么热闹,比现在的一些节日有趣多了。”说罢,眼中还带着一丝遗憾,仿佛错过了那个精彩的时代。
李世民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怅然,他望向远方,像是透过时空,看到了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变迁,轻声说道:“是啊,时代如流水,匆匆而逝,很多传统习俗都渐渐淡去了。但这些习俗里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敬畏,却是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忘却的。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根脉,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瑰宝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许。
念初拉着李世民的手,身子轻轻摇晃着,娇声撒娇道:“爸爸,以后我们也在三月三过这个节日好不好?我们也去放风筝,做流尖馃馃。”她的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充满了期待,那模样让人无法拒绝。
李世民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又转头看看一旁同样满脸期待、不住点头的儿子,心中满是柔软。他伸手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点头应道:“好,以后每年三月三,我们都过这个节日。到时候,爸爸带你们去放风筝,一起动手做流尖馃馃,把那些美好的传统都找回来 。”听到这话,念初和佑安都欢呼起来,小小的心中已经开始憧憬着下一个三月三的到来,想象着在春日暖阳下,一家人共度欢乐节日的温馨画面。
自李世民答应在三月三过上巳节之后,接下来的日子里,家中便满是浓浓的节日氛围,处处洋溢着温馨与期待。晓晓也深深被这股欢乐的气息感染,主动陪着念初穿梭在大街小巷,一同挑选制作风筝的材料。
集市上,五彩的纸张整齐地叠放在摊位上,红的似火,粉的像霞,蓝的若海,每一种颜色都鲜艳夺目。念初的眼睛亮晶晶的,在纸张间仔细翻找,小手轻轻抚摸着纸张的纹理,认真地挑选着,就好像在挑选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纤细的竹条被扎成一捆捆,晓晓拿起一根,轻轻弯折,测试它的韧性,念初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些五彩的纸张、纤细的竹条,在念初的小手里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承载着她对风筝高飞的美好憧憬,她满心期待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飞得更高更远。
另一边,佑安自告奋勇地承担起查找流尖馃馃和春卷详细做法的任务。他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翻阅着古籍,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仔细搜寻,还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步骤。随后,他拉着李世民一起兴致勃勃地前往超市采购食材。在超市里,佑安在琳琅满目的货架间穿梭,一边挑选着面粉、蔬菜、肉馅等食材,一边和父亲热烈地讨论着制作的方法。他指着手中的面粉,兴奋地说:“爸爸,做流尖馃馃的面粉得选这种细腻的,这样做出来的口感才好。”李世民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儿子的赞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终于,三月三这天在众人的期盼中到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进屋子,温柔地唤醒了沉睡的一家人。念初早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兴奋得像只欢快的小鸟。她穿上了晓晓特意为她精心准备的古装,那是一件仿照古代样式制作的衣裳,面料柔软,色彩淡雅,绣着精致的花纹。念初站在镜子前,左转右转,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欣赏着镜中的自己。她轻轻提起裙摆,模仿着古代女子的姿态,仿佛真的穿越时空,成为了一个灵动可爱的古代小仙女。
佑安也穿上了简单的长袍,宽大的衣袖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他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那陌生又新奇的模样让他忍不住笑了起来:“感觉自己一下子变成古人了。”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走出房间,和家人一起准备迎接这个特别的节日,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为这个春日增添了更多的温馨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