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考官则由本省甲科推官、知县及邻省学官等十二人组成。
考生的答卷,即“墨卷”收上后,首先由专人糊名,遮盖姓名与籍贯。
随后,誊录生用朱笔誊写成“朱卷”,以保证公平。
誊录过程中,士兵全程监督,若誊录错误超过三处,誊录生即受处罚。
阅卷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十二位同考官进行初步筛选。
考官们依据“理、法、辞、气”四项标准评判。
符合要求的试卷加批“荐”字,未通过者标注“落”或“驳”。
第二阶段,通过初筛的朱卷由主考官复审,并结合各房推荐试卷,与同考官共同商议排名。
此次乡试共设十二房,每房阅卷约三百份。
分房初评需时五至七日。
主考官堂审、搜落卷及定榜则约十日。
全程历时十五至二十日。
一般情况下,乡试放榜日期定在九月初十前后,因时值桂花盛开,故榜单亦称“桂榜”。
若遇考官争议或舞弊案调查,放榜时间则可能延迟至十月。
乡试榜单分为:正榜(桂榜)、副榜(备榜)、五经魁、草榜与红案四类。
其中,前三者为公开榜单。
而草榜与红案则是阅卷期间,供考官内部讨论的非正式榜单。
在市面上出现的“拟榜”便是从这“草榜与红案”中衍生的,有参与的官吏匿名,在黑市上故意透露出去,真真假假。
就在放榜的前三天,拟榜突然就面世了,本来就焦躁等待的考生,一下子就被煽动了。
这拟榜的赌盘瞬间就火起来了,以短暂的时间,迅速传遍了整个杭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