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赶集日,清晨五六点便有着到市场抢好位置,摆好东西。
李盼跟外婆打了个电话,她正在街上赶集。
李盼走过几条街,再到了菜市场。
这里的菜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农民才从地里采的,主打的就是个新鲜。
等李盼找到外婆的时候她正在跟一个阿婆为了几节莲藕砍价。
倒是不缺这么点钱,只是老一辈的都习惯了砍价。
哪怕只是砍下个崆峒区,三角两角的那也乐意。
这阿婆也算半个熟人,隔壁村的廖阿婆。
丈夫死的早,好在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孝顺。
屋里有着几片藕塘,年年都能见到他出来卖藕。
后面还有着两个十来岁的孩子。
十四五岁的女孩和十一二岁的男孩,这是她的孙子孙女儿。
两个小孩坐在后面三轮车上,正围着一个手机乐呵。
“家婆!”李盼喊了一声,快步走到外婆身旁。
外婆耳朵还算好使,一听是李盼的声音,也不急着砍价了,转头看向李盼。
李盼走到跟前,顺手拿过外婆手上拎着的菜。
“这是李盼啊?这都完全变了样啊!”廖阿婆也随着动静看过来,有些吃惊。
“廖婆婆好,今年又来卖藕了啊!”李盼也跟着打招呼。
有李盼这一掺和,外婆也不讲价了,爽快的给了钱,和廖阿婆聊了起来。
说个不停,全是夸李盼的话。
成绩好,又懂事,还能干……
要不是廖阿婆还有其他客人,恐怕这得唠上半个小时才停的下来。
在街上又逛了一个小时,上午十点过李盼才跟着外婆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