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集体发癫(二合一)

嗯,还要再多挖一些医药相关的人才过来!

赵少主又问起庆云坊那边的窑炉和作坊。

温故说:“庆云坊已经停工,不过涉及这两个物件的匠人,暂时还留在坊内。“匠人们每人只负责一部分工作,并不知道会做成这样的物件。”

保密工作一直在做。

赵家主这时候终于坐下来,说道:“将那几位匠人和家眷接到赵家的工坊,好好安置。”

想了想,赵家主又道:“年后再开一坊,制作这千里镜和显微镜。加强守卫,还有,再多培养一些打磨技艺的匠人!”

温故也道:“确实要再多专向培养一些匠人,磨哪种镜片就一直专注那个,技艺提升会更快,也能更快制出符合要求的成品。

“我准备的这台显微镜和那个望远镜,单单磨镜头就耗费了不少时日。合格的成品有限,只赶制出来这么两个,这还是运气好,若是运气差,几个月都不一定能磨出来。”

一听这样,赵家父子俩也有了更强烈的紧迫感。谁能保证一直运气好呢?

想要得到更多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还是得从工匠这方面下手!

歆州能找的人数有限,但,可以放眼其他地方!

将此事列入计划。

赵姨父对温故说:“你身份特殊,虽然这两样神器对外保密,但难免会有人盯着你,可否需要给你多派几个护卫?”

以防温故思虑过重,心生排斥,赵姨父正要再解释劝导几句。

温故立刻接道:“那真是太好了!多谢姨父!”

以后出门有精英保镖接送,不用担心被人敲闷棍。在家的时候身边又多出几个劳力,发的工资肯定要添加到公所的经费里面。

多好的事啊,为啥要拒绝?

赵姨父一时沉默了。

赵少主也看了温故好几眼,在温故脸上没看出半点勉强。

这位表弟似乎挺想得开!

赵姨父:“那就给你拨五个护卫?”

温故:“十个吧,年后我事务还挺多的,人多些更有安全感。”

身边的护卫轮值,不用过度疲劳,更能保持最佳的武力状态!

赵姨父点头:“行,给你拨十个护卫过去!”

就凭温故的功劳,除了别的物资奖赏,护卫这方面算不上什么。

官职方面,就如一些老吏员所知道的那样,同样的头衔,行政级别差远了!

而温故现在就是这样,他自己依然想继续当坊长,不想挪位置。但首脑授予了他更大的权力!

除了钱粮货物,赵家主还答应了温故几个要求,比如,玻璃匠人从庆云坊迁走之后,温故想捞一批烧陶瓷的匠人过来。

只是烧陶瓷,不是大问题,赵姨父当场就应下了。

烧陶瓷的匠人可比烧琉璃的匠人数量多,培养起来也更快。

谈完工坊的事,温故又拿出一份纸稿,递给赵少主:“本来是准备送给你的年礼。”

赵少主不敢小看温故给的纸稿,赶忙结果一看,里面画的也是玻璃制品,也是“镜”,但用途明显与前两者不同。

“这个是?”

“也是游学时见过的,有人称它为‘叆叇’(aidai),也有人直白称呼为眼镜,对目力出问题的人有奇效!”

温故用简单的言语给二人解释了近视和远视问题。

“镜片还没有磨出来,合格的玻璃材料做出来不久,都消耗在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上面。”

赵少主能理解:“确实要以那两样神器为重!”

温故说:“若有余力,我还是希望工坊能把眼镜尽快制作出来。”

不管贫穷还是富裕,甭管身份贵贱,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视力问题。

尤其是当下的文人,看书多了,不注意保养眼睛,出问题的概率更大。

“那些蝇头小字,看细书密信,目力没问题或者问题不大的,可以用放大镜。目力有问题,且明显影响的,就得借助眼镜了。”

放大镜这东西,赵家主以前就知道,温故也说制作出来一个,送给了沈夫人。

赵少主才从沈夫人那里见过,连连点头:“放大镜确实方便看细小的文字。”

温故说:“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但要是戴上了对应的眼镜,则笔画倍明!”

如今歆州境内,有才学的人还是不少的。

青壮年的,高度近视眼,能做的工作有限,四肢健全却很少出门。

年纪大但身体好的,又有老花,也是同样被限制,看文书费劲,办公效率还低。

温故:“如今人才紧缺,又正是用人的时候,若是这两类眼镜能解决目力难题,就能多一些人手为歆州出力。”

赵家父子俩神色认真。

温故说的这些他们哪能不知道?

尤其是赵少主。

在听到温故说的近视问题时,眼中神采沉郁。

他有一位友人,喜爱文墨,目力出现了问题,五步远处看不清人样。

邪疫蔓延的时候,那位友人误把邪物认成正常人,自己送过去被杀。

乱世之初,混乱起来的时候没有太强的防范意识,因近视辨认不出对方是怪物还是正常人,而错过了最佳逃生时间。

赵少主说出这些事,温故也惋惜。

死得确实冤!

一时间沉默下来。

待伤感的氛围褪去,温故叹道:

“城中有不少人,明明很有才华,但目力太差,无法走出去,也不敢出去,天冷的时候还好,天气热起来,更不敢出门。”

赵少主深有感触。

他还有别的同龄好友因目力问题而只能待在家中,有前车之鉴,不敢出门,家人也不敢让他出门,关在家中郁郁不得志。

温故再叹:“有眼镜就会好了!只是,镜片都需要手工磨制,而且不同目力问题,磨制的镜片也不同。掌握磨片对光技术的匠人太少太少,还需要定向培养!”

赵家主和赵少主只觉得心弦再次紧绷。

紧迫感+1+1……

不说亲友,就是他们自己,尤其是赵家主,现在还好,但再过几年,就可能有老花问题了。

赵家父子俩都思索着,先去哪里多捞些工匠?

有雕刻打磨功底的匠人,肯定多分布在其他五阀,问题来了,他们是先捞一阀,还是朝五阀一起捞?

赵家主长长呼出一口气,暂且记下。

他说:“工匠会去寻找,尽快制作一批眼镜出来。”

温故不好意思地道:“昏(老花)眼镜,姨父和姨母现在应该还不到使用的时候,我先提前先订一副,想送给洪老先生。年后书院那边事务肯定很多,眼镜可以减轻老先生的负担。”

赵家主欣然承诺:“行,第一副先给洪老爷子制作!”

这眼镜既然是温故拿出的,制作第一副眼镜当然是给温故。他想给谁,就先给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