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什么能阻止精神的力量。从古代的易经学到现代的神经学,虽然人类的工具从弓箭到火箭一直在变,但精神意图从未更改。精神之灵在自然中飘动,它需要我们主动去呼吸新鲜空气,自然之神就会照着我们的精神,并成全我们将知识转化成力量。
自然之神把人变得积极灵动之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与预备!就像敬神打造神坛与器皿,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来磨炼。在那段时间里,你看不到自然之神的美意,也看不到未来的荣光,但信心告诉我们——精神是万事相互效力的结果,爱自然的人终将获得它的挟制,统领身心。
体育精神之炼源于丰富多彩,它就像时钟上的分针和时针都有各自的速度,但总会走到一个规定的时间而重合。我们不要急着性子总想跑在神意的前面,拔苗助长,要学会等待来实践精神的作为。如何对等待抱有信心?您要对前面曾阐述的《易经》观点有所品味!
1994年6月15日,上午接到体校教练图老师的电话,说刘琳东同学不参加体校训练回吉兰太了。通过沟通了解了一些情况,希望刘琳东同学能在本校继续训练,因为8月内蒙古全运会已报完名了上。
下午,刘琳东同学回到本校正常上课,我们按习惯每天下午5点至6点半继续训练。在训练中,经过充分交流得知,体校上午与下午都进行训练且运量很大,但难以让人接受的,是体校只练与专项有关的内容,不让打球踢球让人无法接受……自己最近两星期为借读学校的班级踢了几场足球比赛比赛,为争冠军耽误了一些训练,因此与体校教练闹翻了。
说实话,体校教练的体育价值观,与我对体育的认知完全不同。体校教练认为搞体育必须出成绩才会有前途。我认知体育是为人格建设服务的,运动成绩的高低由天赋而定,但人格的培养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方式,影响生存质量。
与价值观不同者进行争论是危险的!如何认知价值观建设问题?《易经》中“同人与师”、“屯与鼎”这两对卦辞,揭示了这一矛盾体系的生发路径。谁觉悟到其路径的意境,谁就会捋顺关系建设秩序,使得价值观向上发展。
第一、对“同人”结实伙伴的认知。
同人离下乾上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正爻认知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的辞意是,人们聚集在一起时,就象在旷野中易被发现一样。智者遵循这一原则,根据人们的不同兴致来区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