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小学生朱重八,被家长强制学习

永寿宫里。

朱元璋跪着,朱允熥坐着。

当然,要光这样,那问题就大了。

朱元璋跪的自然不是朱允熥,而是陈公、朱五四夫妻、马公这几个。

他们作为家长,要督促朱元璋好好的听课。

而朱允熥此刻就成了老师!

只见他理所应当的坐那儿,看着朱元璋,脸上带着笑容,就仿佛在说:

你朱元璋,刚刚不是很狂吗?说两句实话你就受不了了?这会儿,怎么不狂了?别跪着,站起来啊?

朱元璋见朱允熥这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别提心里多难受了。

简直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偏偏他刚沉着脸,陈公起来就是一脚,踹的老朱龇牙咧嘴,嘬着牙花子挤出笑容。

和爹娘的鞋拔子不同,外公的脚尖踹屁股,那是真疼啊!

朱元璋也是半点不敢猖狂了,就乖乖的跪着,看着朱允熥,说:

“请允熥赐教!”

朱允熥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

“好,针对你之前问的,大明为什么这么穷。咱们分好几个点来说。”

朱元璋立马认真听,他知道,朱允熥这人虽然心黑一肚子坏水,但是真有点东西啊。

自己没文化这事儿,虽然不爱听,但往往不爱听的就是实话,自己确实没啥文化啊。

当年穷,没书读,后来有权有势,就疯狂读书。

奈何这读书他和吃东西是一个道理。

那你从小吃好的喝好的,长大了自然是身强体壮,白白嫩嫩。

可你等长大了再一股脑吃一肚子好的,这会儿补的再好也终究有些晚了。

所以老朱后期读了不少书,但奈何算不得有文化。

这也导致老朱非常注重教育,无论是对朱标还是其他皇子皇孙,教育都是重中之重!

只是没想到,到头来,还得跪着儿听孙子上课……

“这第一点,大明穷在商业不发达,内部经济带动不起来。

以前有个沈万三,要不是奶奶拦着,你还打算把人家杀了。

可纵然如此,你依旧把他流放。并且定下,士农工商,商人属于末流。

如此抑制商贾,这商业无法兴起,经济自然就活络不起来,大明穷在其一。”

朱元璋不服气:“商人多奸诈,唯利是图,以各种方式谋取利益,却不生产,不制造,只以手段周旋,从中赚取利益,上不得台面,本是最为卑贱之流,咱打压商贾何错之有?”

朱允熥冷笑:“宋朝商贾盛行,人家就富,怎么了?”

朱元璋一愣,哼了一声,熄火!

朱允熥说:“你别管人家商人是不是两头转悠,从中牟利。他这么一折腾,有买有卖,有赚有赔,这头有钱,那头有货。

我问你,这样一交易,各取所需,百姓们得到了想要的,商人赚了钱,朝廷收了商业税,怎么就不好?”

朱元璋还嘴硬:“就算如此,鼓励商户经商,大明就富了?”

这时候,陈公说:“咱们宋朝那时候,巅峰时期,朝廷一年收入一万万贯钱……其中百分之六七十,是商税!”

朱元璋无话可说了,尼玛宋朝人现身说法,他能杠什么?

于是就只能说:“好好,咱承认,商户确实能带动大明多交易,产生税收……”

朱允熥说:“你还别不服,就打个比喻,你鼓励农业,百姓们都种地。

可有些地方收成好,这粮食不值钱。有些地方收成不好,这粮食又吃不起。

但凡这时候商贾兴起,把粮食多的地方的粮食卖来,去收成不好的地方卖。

你说这两边的问题是不是平衡了?商人赚了钱,交了税,朝廷是不是也能多一笔收入?”

老朱思索一下,这个道理很简单,他不认都不行,只能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