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家乡的味道

第 315章 家乡的味道

一顿饭吃下来,席间欢声笑语不断,推杯换盏间,大家的关系熟稔了不少,仿佛多年的老友一般自在随意。

虽说他们明天还有重要行程,要去兰市商业局登门拜访,可在今晚这热络的饭局上,美酒当前,众人也难以免俗地喝了些。

按常理来讲,在甘省的地界,又是招待远方来客,饭桌上理应摆满当地的名酒,诸如金徽、红川之类,这些承载着本地风土人情的佳酿,本应是宴请的首选.

可今日桌上摆着的,却是来自黔省的茅台,着实有些出人意料。

王保红目光在那两瓶茅台上轻轻一扫,心中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就反应了过来。

她可不是个傻的,很快便想通了这其中的关键。

瞧这阵仗,要说他们铁路局没有一点小心思,想趁着这场饭局,用这“家乡的味道”拉近与王保红等人的距离,让大伙在酒酣耳热之际更好说话些,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毕竟,人在异乡,乍一见到家乡的名酒,亲切感与归属感便会油然而生,谈判桌上的气氛也能轻松不少。

但是更多的是,他们想要通过王保红等这些“本地人”的身份,从义县弄来更多的茅台。

众人皆知茅台是黔省的,但谁又知茅台产于哪儿?只要你是黔省的人,能搞来...就行了。

要知道,铁路局日常运营中,接待任务繁重得如同细密的蛛网,方方面面都牵扯其中。

在迎来送往之际,美酒佳肴自是少不了,名酒更是撑场面的必备好物。

茅台作为这个年代响当当的名酒,用来招待贵客,那必定是相当的长脸,往桌上一摆,档次瞬间就有了。

在这个物质尚不充裕的年代,有点权势的人,谁不想在应酬交际时吃好喝好,尽享体面。

茅台本身的产量产量就不高,主要也是供给了外交接待、出口创汇。

虽说各省按配额也能分到一些,但终究是僧多粥少。

铁路局即便财大气粗、人脉广泛,要是为了自身的接待需求,一股脑儿占了整个省一半以上的茅台供应,那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