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三分假七分真
";说起来,";余谨往炭火中添了些炭,";前日我去见了皇甫南辰。";
诸葛亮和贾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讶异。这位国舅爷向来深居简出,就连朝会都时常告假,余谨此去,必有深意。
";不知尚书令大人,都说了些什么?";贾诩轻声问道。
余谨靠在椅背上,回想着今日的谈话:";他说,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
";机会?";诸葛亮挑眉,";什么机会?";
";他说,";余谨缓缓道,";等一个能让陛下真正掌控朝局的机会。他还说,我们查私盐案的方向没错,但要当心卢颂那边的反扑。";
贾诩沉吟片刻:";三分假,七分真。";
";哦?";余谨来了兴趣,";文和何出此言?";
";尚书令此人,";贾诩捧着茶盏,慢条斯理地道,";表面上是在提醒我们,实则是在试探。他说这些话,一来是要让陛下知道他的立场,二来也是在给自己留退路。";
诸葛亮点头赞同:";确实如此。这位国舅爷的心思,实则谁也看不透。若他真的毫无保留,跟陛下推心置腹,陛下又为何要防着他?";
";孔明说得对。";余谨笑道,";今日他还特意提到,当年先帝驾崩时的种种。说是有些话,一直放在心里,不吐不快。";
";这就更有意思了。";贾诩眼中精光闪动,";他提这些陈年旧事,分明是在暗示什么。";
";暗示什么?";
";暗示他知道些什么。";诸葛亮接过话头,";先帝驾崩时的种种疑点,他作为国舅,想必知道不少内情。这是在告诉陛下,他手里还握着某些关键。";
余谨点点头:";所以我说,这位国舅爷,当真是深不可测。明明是在表忠心,却又处处留有余地。";
";这才是真正的老狐狸。";贾诩感叹,";既不会完全站队,也不会彻底撇清。就这么吊在半空中,让所有人都看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炭火跳动,映得三人的脸忽明忽暗。诸葛亮沉思片刻,又道:";其实仔细想想,皇甫南辰这些年来的作为,倒也算得上高明。";
";怎么说?";
";你想啊,";诸葛亮放下羽扇,";他身为国舅,本可以大权在握。可他偏偏选择了退居幕后,既不结党营私,也不干预朝政。这样反倒让人挑不出毛病。";